丝路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丝路小说网 > 鬼谷子·列子 > 中 经

中 经

【原文】

中经,谓振①穷趋急,施②之,能言厚德之人。救拘执③,穷④者不忘恩也。能言者,俦善博惠⑤;施德者,依⑥道;而救拘执者,养使小人⑦。盖⑧士,遭世异⑨时,或当因免阗坑⑩,或当伐11害能言,或当破德为雄12,或当抑拘成罪13,或当戚戚自善14,或当败败自立。故道贵制人,不贵制于人也;制人者握权,制于人者失命15。是以见形为容,象体为貌,闻声和音,解仇斗郄,缀去,却语,摄心,守义。本经纪16事者纪道数,其变要17在“持枢”、“中经”。

【注释】

①振:通“赈”。接济,救助。

②施:布施,实行。

③拘执:被逮捕的人,引申为陷入困顿的人。拘,囚禁,囚捕。执,抓捕。

④穷:毫无出路。

⑤俦:同“种”。惠:恩泽。

⑥依:按照。

⑦小人:这里指地位偏低的人。

⑧盖:语气助词,无实义。

⑨世异:社会反常。

⑩因免阗坑:侥幸逃脱苦难。阗坑,在沟壑里死亡。

11伐:残害。

12雄:强有力而称霸一角。

13抑:压迫。罪:囚犯,罪人。

14戚戚:忧郁的样子。自善:洁身自好。

15失命:指不能把握自身的命数,被他人控制了命数。

16本经:指此书的卷上和卷中。纪:记录,登记。

17变要:改变。

【译文】

所谓“中经”,是从内心发觉来掌控外界物体的手段,像接济穷人、救人于水火,能这么做的人就是擅长说话且德行高尚的人。假设接济了那些身陷困苦的人,这些无路可走的人就不会忘却恩泽。擅长说话的人,最会处理纷争,能做善事而布施恩惠;布施德义的人,可以遵从道义;解救困境里的人,可以领养地位偏低的人并使他们顺从。有些士人,面临社会反常、时局动荡,有的幸运逃离兵乱并逃离死亡,有的由于会说话而惨遭杀害,有的被逼抛弃道德而称霸一方,有的被压迫甚至被逮捕而沦为囚徒,有的心境凄凉但可以自我修复,有的即使多次失败却还可以自强不息。因此,处世之道以掌控他人为上策,不以被他人掌控为上策;掌控他人的人掌控着权力,被他人掌控的人就没有了对命运的

控制。所以,为了掌控他人而时时运用的手段有:“见形为容,象体为藐”“闻声和音”“解仇斗宏”“缀去”“却语”“摄生”“守义”等。《本经》里记录的是各类道术,它的改变重点就在《持枢》《中经》这两篇文章里面。

【原文】

见形为容,象体为貌者①,谓爻②为之生也,可以影响、形容、象貌而得之也。有守③之人,目不视非④,耳不听邪⑤,言必《诗》《书》⑥,行不淫僻⑦,以道为形⑧,以德为容⑨,貌庄色温,不可象貌而得也。如是隐情塞郄⑩而去之。

【注释】

①见形为容,象体为貌:看到他人的形象就可断定他人的容貌。

②爻:组成《易》卦的横画。

③守:节气。

④非:过错,差错。

⑤邪:不正经,罪恶。

⑥《诗》《书》:即《诗经》和《尚书》。⑦僻:邪恶。

⑧形:形态。

⑨容:外貌,外表。

⑩如是:这样。隐情:掩盖真相。塞郄:修补缺憾。

【译文】

所谓“见形为容,象体为貌”,即是看到他人的形象就能断定他人的外貌,就如同爻卦占卜从而知晓推测结局一样,能够经由人的形象、声音、动作、外貌来取得讯息。而那些有气节的人,双眼不看有过错的东西,双耳不听罪恶的声响,说话必然凭借《诗经》《尚书》,举止不**邪恶,用道做形态,用德做外貌,模样庄重,和颜悦色,这样的人是什么都无法从外到内探知到的。假设遇上这样的人,就掩盖真相,修补缺憾并远离他。

【原文】

闻声和①音,谓声气不同②,则恩爱不接③。故商、角不二合,徵、羽不相配④。能为四声⑤主,其唯宫⑥乎?故音不和则不悲,不是以声散伤丑害者,言必逆于耳也。虽有美行盛誉⑦,不可比目⑧、合翼相须⑨也。此乃气不合、音不调者也。

【注释】

①和:附和,人云亦云。

②声气不同:指志向不一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