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学生
詹姆斯-奈史密斯,多么熟悉但又遥远的名字。
他发明篮球的时候是1891年,距离1986年已经过去90多年,将近百年。
他去世的时候德国刚刚闪击波兰,中国正进行艰苦卓绝的抗战,距离NBA成立还有7年。
从1891到1986,篮球这项运动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奈史密斯在大多数人看来只是个突发奇想发明篮球的怪博士。
毕竟作为一名篮球教练,他实在是没有什么优良战绩,更没有取得过什么冠军,在堪萨斯大学这所篮球名校中,他的执教胜率是最低的,他像是一个篮球吉祥物被后来的爱好者们纪念一下。
可是,当甘国阳讲“这句话是奈史密斯博士说的”时候,UCLA礼堂里那些知名的教练没有一个人发出嘲笑或者质疑。
礼堂中出奇的安静,只有皮特-纽维尔问道:“是谁告诉你,这句话是博士说的。”
在交流篮球理念时,麦克伦登告诉甘国阳,进攻永远是篮球的灵魂,当然防守也很重要,两者实际密不可分,要用一种整体的眼光看待攻防,甘国阳很认同这种理念。
他发明篮球的时候,中国还是清朝呢。
“再说了,奈史密斯博士要是懂什么终极的完美战术,他执教战绩怎么能那么差。我想他是作为篮球的发明者,能比其他人站在更高处看待这项运动。”
约翰-麦克伦登是匡威的品牌国际大使,主要负责匡威的全球推广工作。
史密斯一举手,堪萨斯的教练拉里-布朗自然也将手举了起来。
甘国阳点头答应伍登,心里却想:“我来都来了,怎么可能让他想去哪儿就去哪儿!难不成把他哄去波士顿吗?”
没有什么比让他回到梦开始的地方更完美的了。
伍登笑着推了推眼镜,道:“波特兰人还是希望他能回去的。”
麦克伦登告诉甘国阳,篮球的发明者奈史密斯博士就是这么想的。
伍登道:“意思就是,有一天篮球会出现一种打法,如奈史密斯博士所说,在任何地方可以发起进攻,形成一套完美的体系,战无不胜。”
“什么?清洁工?我到底适合教练还是清洁工?”
“我告诉你一个小秘密,到现在很多人都不知道,我只私下和一些朋友说,没有公开说过。3卡党非常疯狂的时候,种族隔离很严格。我执教的老鹰队是全黑人球队,我按照奈史密斯博士全攻全守的理念去打球,我们非常强,但我们没办法和白人球队交手。所以,我想办法组织了一次秘密比赛,邀请白人球队杜克大学来北卡,当时杜克的球员全都穿戴长袍进学校掩人耳目,进了体育馆后我把门锁上,窗户遮住,禁止任何观众观看。然后比赛打完了。”
大家在上海吃饭时,两人坐同一桌,麦克伦登对甘国阳很欣赏,两人聊了很多篮球相关话题。
巨人在性格上都有矛盾的地方,沃顿这个曾经热衷于反战,混迹嬉皮士的家伙更是如此。
“我打球的时候还是种族隔离时期,我是堪萨斯大学第一个黑人球员。奈史密斯博士鼓励我坚持下来,并举荐我做了篮球教练,那时候黑人不能和白人球员一个队,黑人球队不能和白人球队打球。”
甘国阳也停下,道:“如果篮球有一天出现一种终极的打法,所有球队都去使用,那就意味着这项运动即将灭亡了。所有的一切趋同,没有了差异,篮球就失去了魅力。奈史密斯博士并不是想说有一种终极的战术可以战无不胜,而是告诉人们打球的基本原则,要时刻牢记进攻,让所有人都参与进来。这不是篮球的终结,而是篮球的开始。”
甘国阳看着不说话的众多教练,补充道:“麦克伦登先生说他是奈史密斯博士的学生,他在堪萨斯大学打过球。”
1980年他曾经受邀带着匡威工作组和卡梅隆大学教练尼克尔斯抵达南京,为200多名中国篮球教练进行了教学培训。
伍登笑了,道:“我早就找拉里-温伯格和斯图-茵曼说过了,他们当然愿意让比尔回归。关键问题在比尔本人,他很纠结,很痛苦。他在选择中两难,他的性格一直是这样,不够洒脱,冲动起来让人头疼。他说想见见你,好几次提到你,但又不想主动联系你。所以,我只好代劳,请你过来参加论坛,下午你有空去见见他吧。”
他在肯塔基约翰-鲁普教练手下打球,而鲁普是奈史密斯在堪萨斯的学生。
“教练就是清洁工,每天每场有打扫不完的垃圾和灰尘。你今天扫完了,干净了,明天还要继续,永远有垃圾和灰尘在产生。一劳永逸的扫法是不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