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阳两次重要的进攻都没有打进,差之毫厘,却谬以千里。
电视台的解说都指出,“巅峰期阿甘这样的球几乎必进的,他也没有到体能被耗干,油尽灯枯的时刻,却还是丢掉了重要进球。他毕竟已经35岁了,不再是那个命中率能达到60%的历史第一怪物。”35岁,威尔特-张伯伦在这个年纪已经彻底退化成了蓝领型中锋,而甘国阳的表现依旧是其他人难以企及。只不过,神像上终究出现了一丝丝裂纹,让人们看到了击碎他的希望。杰夫-范甘迪当然看出了这点,他意识到第四场比赛,是尼克斯扭转系列赛的最好节点。柴尔斯在球队首发五人中是最不重要的一个,尼克斯很多时候控球的任务都是交给斯普雷维尔的。柴尔斯缺席,对尼克斯战斗力的影响不是很大。而开拓者少了两个替补重要轮换,首发年龄又大了,尼克斯熬死对手的机会来了。一旦系列赛打平,在总决赛232的赛制下,客场少的球队反而占优势,因为天王山在纽约打。当年开拓者打凯尔特人,1992年打公牛,1993年打热火,都占了232赛制的便宜。在主场拿下赛点,第六战去到对方主场,一鼓作气拿下总冠军。因为这个原因,让联盟部分教练、球员对总决赛232赛制很不满意。明明拿到了主场优势,结果关键的赛点战不在自己主场,反而成为了劣势。短时间内,这个赛制不会更改,像一些老油条球队就能通过这种赛制占优,没有主场优势反而是优势。现在尼克斯也想尝一尝赛点战在自己家门口打的滋味,科比这小子还说要麦迪逊夺冠,尼克斯上下憋着劲要再教训他一顿。东部时间晚上七点半,第四战在麦迪逊广场花园继续进行,纽约的球迷比上一场更加的疯狂。他们仿佛闻到了血腥味的鲨鱼,看到了翻盘逆转的希望,于是开始对开拓者球员进行无尽的精神撕咬。nba其他球队也很疯狂,只要到了总决赛,没有不发疯的城市,没有不震耳欲聋的主场。但纽约不愧是纽约,作为“宇宙中心”,这里的球迷有着独特的精神状态,也有着不一般的整活能力。短短两天时间,他们已经给科比起了各种各样的绰号,其中最响亮的是“种马科”。 在著名的拳击电影《洛奇》中,史泰龙扮演的主角洛奇有一个绰号叫“意大利种马”,作为编剧的史泰龙之所以给自己的角色起这个绰号,一个原因是他年轻时曾拍过一部三级片就叫意大利种马,后来他就将这个名字用在了精心撰写的《洛奇》剧本中。科比正好是在意大利长大,而他在第三战的拳击对决中软弱的表现,让纽约人想到了在小拳馆里打假拳的洛奇,于是“意大利种马”这个绰号被安在了科比头上。后来这个绰号不够朗朗上口,经过纽约人民的改进,短短一天时间就变成了“种马科”,在篮球圣地麦迪逊广场花园的上空回荡。“种马科!”(stallion-kobe)“种马科!”“种马科!”双方跳球前,呼声响彻了整个麦迪逊。科比的脸本来就黑,现在更是黑的不能再黑。他从来不会像甘国阳那样面如平湖,而是把愤怒统统放在眼睛里。甘国阳过来轻轻拍了拍他的屁股,道:“给你个机会,让他们安静一些。”科比点点头,没有再多说什么。跳球开局,萨博尼斯争到了球权,开拓者开始了第一次进攻。试探阶段,今晚开拓者的首攻权没有给萨博尼斯,也没有给甘国阳,而是给到了科比。科比外线持球,现场一片嘘声,开拓者内线拉开,科比持球就往里冲。尼克斯协防及时,中路立刻收缩,科比选择了急停跳投,结果没中!尼克斯球迷的嘘声更大了,这小子还想开局强攻证明自己?白瞎了吧,没进!尼克斯反击,斯普雷维尔突破,同样的中路急停跳投,却稳稳命中!现场欢呼声一片,看得出来,今晚尼克斯士气旺盛,他们势要拿下一局。尼克斯的开局确实打得相当好,携上一场的胜势,气势如虹。斯普雷维尔、休斯顿、莫宁、坎普等人接连命中投篮,打了开拓者一个8:0的高潮。开拓者这边,科比却两投不中,甘国阳一次试投三分也没进,给了尼克斯连续反击的机会。尼克斯拿到梦幻开局,麦迪逊的纽约球迷们欣喜若狂,“种马科”的呼声更加响亮了。伯德想叫暂停,但被甘国阳制止,他们继续进攻,这是甘国阳的一贯作风。遇到问题,球员主动去解决,而不是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