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一身精气神韵,筋骨血脉,所思所悟,皆吮此界灵机而成长,何言‘取舍’二字?”
“可是因为那十卷天魔策,一部炼神术的拖累?”
黄龙子也知道,陆城曾经参悟十卷天魔策,修炼炼神大法,汲取通玄界众生信仰之力,借此修炼自身神识。
如此仙神一体之术,若受反噬,的确会极为沉重。
然而陆城听闻此言却是摇头笑道:“师尊您太小看我了,以我现如今的道力修行,便是天魔策的著作者现身,论道一番也未必就胜得过我,炼神术便是有所反噬,对我如今也谈不上什么大的损碍。
只是人有人的立场,妖有妖的立场,就如这通玄世界,如今对于圣阳、孔极二人来说不值一提一样,但我要动,他们必然要与我为难,因为我是在挖万妖天道的根,但,我有我的立场。”
“得此机缘,长生久视……又岂能独看天地凋敝?既种前因在,玄潭自化龙。”
清溪如玉带,将整座道宫映衬其中。
棋盘寂静,星子自明,师徒二人并肩的身影映于溪上。黄龙子袖中,一柄古意斑驳的小剑无声滑出寸许寒锋,良久之后方道:
“既然城儿你心念已定,为师便陪你守这一程法界!”
站在为人师尊,为人长辈的立场上,黄龙子当然不希望自己的真传弟子、女婿再去历此等凶险的杀劫。
但陆城若是心意已定,他却也不会让自己的弟子独去。
就如同赤神子与灭鸿子本来已无意再涉入此事,但见黄龙子前去,他们还是会前去一样,三人皆是剑仙中人,有些时候,重视一些事情超过了生死二字。
…
千秋大劫的时限如悬顶之剑,通玄界的苍穹随着时日的推移已渐渐浸透不祥的暗红。+j.i_n?w-a!n`c~h/i+j/i?.^c?o!m!
昔日清朗天光逐渐被翻滚的浊煞云涡吞噬,大地深处传来经脉崩裂般的震鸣,灵脉哀嚎如龙泣,万载不移的山川竟在浊气侵蚀下呈现流沙溃散之象。
通玄界内,越是道行法力高深的修士就越是可以隐隐感应到,天外似有巨妖的注视,自然,心生恐惧。
就在这摇摇欲坠的天倾地陷之时,数道强横的气息悍然撞破空间壁垒,降临通玄!
虽然天外亦有妖神阻挡,但当然不可能挡得住有备而来的众多高修。
远远观风望气,便明智的躲避开了。
九条千丈蛟龙拖曳着一座庞大无伦的玄金云宫,轰然撞入通玄界破碎的穹顶。
龙吟悠长古老,震荡虚空,那些攀爬在界膜裂痕边缘、窥探舔舐的阴影仿佛被烫到般尖啸着退去。
紧随其后的,则是近十位元神级数的魔道巨擘,个个魔气森然,威压浩瀚。
他们或是面色阴沉如万妙夫人,或是隐忍克制被陆城幽冥血契所缚的混邪祖师杨枭,抑或是神情复杂、桀骜尚未全消的血髑魔君、百骨真尊、黑煞魔尊、毒龙尊者等等各域老魔。
这并非同心同德,而是法力与血契约束下的奇诡组合。
“时候到了。”陆城的声音不高,却如金玉震鸣,清晰地响彻在每一位魔道巨擘的识海深处。
他的声音不含情绪,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意志:
“大轮回罡煞合真法阵崩解在即,若新阵不成,通玄便是焦土,万灵俱灭,届时汝等亦是死无葬身之地。”
道宫四周,众魔闻言心头凛然。
他们深知陆城所言非虚,这千秋大劫非寻常天灾,乃是界域之劫,修士一入其中避无可避。
他们这群人身上皆有陆城道人的钳制法门,若无强力庇护,通玄界若破,他们也是必死无疑。
“谨遵神君号令。”万妙夫人率先敛衽行礼,姿态妖娆却也透着几分真实的不敢怠慢。
其余诸魔,无论真心与否,在血契束缚及陆城深不可测的威压下,此刻只能纷纷躬身领命。
陆城微微颔首,目光转向道宫外围一隅。
那里,一股虽弱却凝练无比的清正法光正努力抵抗着四周混乱魔气的侵蚀。
正是“三垣山人”林玄策,一位名声不显却实打实以阵道证就元神之境的正派散修。
他面容清癯,须发皆白,身穿洗得发白的道袍,周身环绕着细密繁复的星斗阵纹虚影。
此刻的他,面色有些发白,眼中带着复杂至极的情绪——警惕、忧虑、无奈,还有一丝面对毁天灭地灾劫时,属于求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