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丝路小说网 > 只求速死 > 第两百三十六章 白衣归朝,宝剑出鞘

第两百三十六章 白衣归朝,宝剑出鞘

得越大越乱才好,吾等就静候这场大戏,哈哈哈!”

刘三吾府邸,白信蹈匆匆的走了进来,此时,他已经顾不得什么体面与规矩,急匆匆冲到了后院。

刘三吾才起来不久,正慢悠悠地在侍女的搀扶下,要去用膳。

见白信蹈来了,刘三吾招招手笑着说道:“信蹈,今日怎么来得这么早?是不是有好消息?老夫猜猜,陛下莫不是宣布,重开殿试了?”

白信蹈面色难看得吓人,道:“恩师莫要再说笑了,今日清晨,杨帆领着上千士子前往皇宫,应天百姓竞相跟随,如今已经有数万人汇聚了宫门外,杨帆已经进宫,恩师,这案子恐怕要落到杨帆手里了!”

闻言,刘三吾的脑袋“嗡”的一声,差点摔倒,白信蹈扶住了刘三吾,喊道:“恩师?恩师醒来!恩师!快,快去叫郎中!”

刘三吾猛地一挥手,喊道:“备车,老夫要立刻入宫,再去叫上张大人他们,绝不可让杨帆这个煞星调查此案,否则不堪设想,快去!”

等着看朱元璋笑话的一众大臣想不到,他们等来等去,等到了杨帆复出。

此人的心狠手辣,在应天谁人不知?常茂他都敢查,还让常茂被砍了头,何况其他的官员?

不止是刘三吾等官员,其他的国公府与官员府邸也闻声而动,这群大臣从未像今日这般积极,奔去皇宫参加今日的早朝。

一时间,应天城“兵荒马乱”。

皇宫,奉天殿。

今日的奉天殿气氛尤其古怪,群臣三三两两凑到一起,目光时不时地望向殿外。

殿外,杨帆正站在那儿一动不动,眼观鼻鼻观心,好似老僧入定了一样,他身着一袭常服,若不是朱标带着,恐怕根本来不了奉天殿。

然而谁都无法忽视他的存在,尤其是与本次科举案有关系的官员,神情极为复杂。

吏部尚书詹同轻声说道:“看见了吧?又来了,这刚消停了多久?还没到一年吧?”

户部尚书楼覃忍不住望了一眼杨帆,道:“杨大人心怀天下,遍观群臣里面也就他肯站出来,挑得起这千斤重担。”

工部尚书赵俊摇了摇头,道:“楼尚书,怎么听你的意思还颇为欣赏杨帆?你忘了去年他是怎么搅动朝堂,让应天天翻地覆的么?”

说着,赵俊看向王慧迪,道:“王大人,你当初也是因为郭桓案被牵连,你说。”

王慧迪去年被降职为刑部侍郎,被问起此事,他尴尬地笑了笑,说道:“吾能保住身家性命,没被贬黜已经很满足了,不敢奢求其他的。”

詹同轻哼一声,说道:“诸位就看着吧,这杨帆说不准还要闹出多大乱子,王大人,你可得离他远点,别被他牵连了。”

群臣议论纷纷,议论的焦点都围绕着杨帆今日回归。

过了大概两刻钟时间,朱元璋终于上朝,百官山呼行礼,杨帆在奉天殿外,也一样行了礼。

朱皇帝的目光越过百官,望着站在朝阳中的杨帆,一时间感慨颇多。

定了定神,朱皇帝依旧如同往常一样,与群臣议事,一直商议完所有正事之后,才到了今日的重头戏。

太子朱标走出来,高声说道:“启禀父皇,今日来滞留于京师的士子们仍未散去,而关于科举复查之事还未有定论,今儿臣向父皇推荐一人,可担当大任,审查此案!”

朝堂中鸦雀无声,都望着朱元璋,朱皇帝的虎目之中流露出一抹笑意,他明知故问,道:“哦?你且说一说,谁可以担当此任,将案子查的水落石出?”

朱标转过身,指向了奉天殿外的杨帆道:“儿臣保举前锦衣卫指挥使,前辽东都司总兵,杨帆!”

“可!”朱元璋点了点头。

随即,杨帆迈开步子,在满朝文武的注视下走入奉天殿,神态平静而坚定,他的手中还有一封长长的联名信,那是解缙、任亨泰等人联名的请愿书。

刘三吾,张以宁等文人盯着他,恨不得用目光,将杨帆直接碎尸万段。

杨帆这一回归,太多人心里没底。

来到御阶之下,杨帆向朱元璋行礼,道:“草民杨帆,参见陛下!”

朱元璋望着许久没见的杨帆,问道:“你当真愿意接手调查这件案子?”

杨帆点了点头,道:“是。”

朱皇帝微微颔首,然后望向群臣,道:“此案交给杨帆来审,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朱元璋话音刚落,文华殿大学士鲍恂连连摇头,他站出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