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回来,你这是干什么?”
说完朱元璋,马皇后拍了拍朱慡的后背,说道:“你父皇当初在你离京的时候是怎么说的?要你厉行节俭,不可再肆意殴打他人,你是一句都没记住,这次要长记性,不然下次你父皇真发火,母后都拦不住,知道吗?”
朱慡擦了擦汗水,连忙说自己知道了,马皇后环视诸王,柔声说道:“你们父皇说的话,你们每个人都要往心里去,有些话你们父皇不说,只是念着你们是他的孩子,然而这天下间哪个人不是父母的孩子?父母的宝贝?善待百姓,善待身边的人,知道么?”
其他的诸王也明白了,今晚这顿宴席,是朱元璋敲打诸王,告诉他们,你们在各自封地的事情他都知道,让诸王都收收心,知晓过错。
毕竟,未来按照朱元璋的设想,诸王要去大明之外的地方就藩。
到了那边,他们就是当地的“土皇帝”,若是肆意妄为,怎么可能让百信信服?稳定当地的局势?如何将坐镇的地方,逐渐融入大明的领土中?
朱元璋敲打朱慡不假,不过,毕竟是自己的次子,让朱慡长个记性也就未再深究,时间就这样悄然流逝。
杨帆与朱婉儿,还有杨辽安与杨多福入住杨府,过上了难得的惬意时光。
应天的冬日虽没有北平那般寒风呼啸的冷冽,却也格外阴冷,朱婉儿让仆从准备了两个火盆,放在杨帆经常待着的书房里,免得他冷。
杨府,书房内。
王图正轻声向杨帆讲述着高丽最近的战况:“王禑麾下损兵折将,不过如今高丽已经入冬,行军不便,李成桂大军的攻势已经减缓,预计要在明日开春才会继续进攻。”
杨帆微微颔首,目光一直盯着桌上的高丽地图,道:“王禑身边的军师崔莹这次倒是做得不错,坚壁清野,不出外与李成桂野战,保存实力等待我大明驰援,此为上策。”
崔莹乃是高丽国王王禑的岳父,在高丽位高权重,此人与王禑之间并非那么和睦,也有争斗,不过面对李成桂的进攻,两个人只能联合起来。
顿了顿,杨帆说道:“传讯给青田公,让他继续减少给李成桂的盐铁供应,王禑那边的盐铁供应如常,若是李成桂的人要说法,就说等本官归辽东再说。”
王图将杨帆的话一一记下,说道:“大人,辽东的诸位都盼着您回去了,瞿大人、平安大人,还有五军营的诸位,这些年厉兵秣马,早就等不及了。”
杨帆仰面而笑,道:“自从击溃纳哈出后,辽东再无战事,然我辽东诸将未曾懈怠,五军营、三千营、神机营每日操练,等的就是这一战!”
他正说着,忽听书房外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杨先生!云南来信!云南来信了!”
杨帆推开门一看,只见燕王朱棣冒雪而来,神情很是兴奋。
杨帆迎着朱棣入门,道:“王爷今日不是要去紫金山么?怎么来我这儿了?”
朱棣拉着杨帆往屋子里走,道:“本王有大事与你说,哪里顾得上去什么紫金山?杨先生,沐英兄长又来信了!”
杨帆给王图使了一个眼色,王图会意离开,守在外面,杨帆轻声说道:“不知西平侯在信中说什么?王爷如此高兴?”
朱棣笑容压不住,道:“之前沐英兄长派探子伪装成商队,进入安南境内,刺探情报勘探地形,这派去的人有百余人,遍布安南的各处,结果偶然间发现了一伙在安南割据的势力。”
安南这几年正在闹民乱,由于占婆的攻击,导致安南内部极为不稳定,这伙割据势力占据了安南三江府的一片区域,官军去征讨了两次,一次大败而归,一次压根就没找到人家的人影。
朱棣指着地图上的区域,说道:“这伙人号称‘常家军’,占山为王结寨自保,要不是他们抓了商队,得知这商队是大明的人,还与沐英兄长联系不上呢。”
常在安南可不是一个常见的姓氏,杨帆眉毛一挑,道:“莫非这常家军与我大明,有些渊源?”
朱棣点了点头,说道:“这常家军的首领名叫常戊,据他说,他家中在南宋灭亡的时候逃兵乱逃到了安南,从此在安南安家,他手下的人大多数都是汉人,这些年就一直想要回归中原,得知大明恢复了汉人天下,就愿意与我大明合作。”
杨帆觉得此事有些过于离奇,道:“他家中从宋朝灭亡到了安南,如今已经过去了百年,居然还想着回归中原?当真是不可思议,海外有孤忠!”
常戊麾下的人马有三千人,人数虽然不多,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