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张氏被问到这一点,张氏虚弱地道:“就是为了笼络曹国公府,所以我为他打掩护啊。”
回应她的是更加凌厉的鞭子。
任凭张氏怎么回答,锦衣卫都不相信。
不相信张氏长久呆在前院,是为了向太子证明自己不在意外物,只是为了和太子的感情,只想呆在太子身边。
不相信张氏会想用一个宫女笼络到曹国公府,但凡是个正常人,都不会相信。
张氏被逼得没有办法,她最后说出了之前永巷的人教她的话,“因为曹国公世子在太子的地方和宫女偷情,那人是太子身边得用的宫女,东宫中的女子都是太子的女人。”
“他在太子的地方动了太子的女人,太子最厌恶别人动自己的东西,如果知道这一点,一定会疏远曹国公世子,我是为了离间太子和曹国公府的关系。”
这话一说,狱内没有再响起凌厉的鞭风。
张氏只觉得荒唐,他们不相信自己的真话,反而相信这些编出来的话。
她想到了之前那些人的教导,昭训啊,奴婢告诉您,曹国公世子真喜欢太子身边的宫女,直接求太子赏赐就是了,就算被太子拒绝,顶多是没脸,可这么和人偷情,被人发现了,那就是极大的罪过,是不敬太子。
所以其他人是不会相信您这些话的,您还是记得奴婢教给您的话吧。
永巷中的那些人口口声声奴婢,实际上根本没将张氏看在眼中,他们动手是那么狠毒,张氏第一次发现自己的性命是这么脆弱。
当时的张氏不相信这些人的话,因为曹国公世子就是这么一个喜欢刺激的人。
所以在那日冬霜给前院送汤时,曹国公世子表现得是那么不安,因为他不希望被冬霜发现这件事。
以前张氏利用这一点,多次让曹国公世子撵走了太子妃派去前院的人。
可现在,张氏才发现原来苏珺早就察觉到了这件事。
那么死在她院子中的人也是苏珺的手笔吧?
既然这样,为什么以前没有行动?
张氏想不清楚,直到现在她才模糊地察觉苏珺的想法,因为太子的喜欢不是最重要的事情。
因为留着这件事,以后可以用来要挟曹国公府。
因为太子妃地位稳固,和太子妃因为太子喜爱地位稳固,是两件事。
张氏一直认为自己活在话本中,以为太子无所不能,所以得到太子的喜欢就能得到一切。
实际上,谁都有着无可奈何的地方,太子也有护不到的地方。
太子的喜欢很重要,但不是唯一的依靠。
正如现在,张氏软倒在牢狱中,想那么这位太子妃,真的想到我会乖乖听从她的安排吗?
“是太子妃策划了一切事情,她和齐王有私情,所以现在想杀了太子,扶持齐王……”
她说了许多,可是对方的态度却不像她想得那样,反而笑着拍手,说她真大胆,竟然敢污蔑太子妃。
……为什么?
张氏想不明白,她想见太子,但是见不到太子,她茫然,然后猛然想起了什么,“你们是那个贱人的人?!”
迎接她的只有疼痛。
张氏彻底绝望,她就算看出了这一切也没用,因为不会有人听到她的话。
当张氏被拖下去时,有人道:“我之前还想着太子妃太过谨慎,没想到张氏到了诏狱,竟然还有改口的勇气。”
“永巷的人都是一群废物,所以少不得要我们多上心,过两日上面的锦衣卫提审,务必不能让张氏反口。”
“放心吧。”
离开东宫,张氏再次仰头看向重重天阙,才猛然发现这座权势高楼下堆积着无数尸骨,遍布着阴霾,是夏日烤人的阳光也无法穿透的黑暗。
她彻底收起了自己的轻视心理,原来,这里不是话本啊。
苏珺打开了来信,这一封没有任何注名的信件来自于北方,是楚桓亲手所写。
她一字字读过去,这其中短短几语说了楚桓现在的状况,更多的笔墨在说珺儿,别怕,一切都有我在。
楚桓知道苏珺回到了苏府,他知道苏珺一定会陷入舆论风波中,他说会让皇帝请苏珺回去。
苏珺想了想,要这么做,那么就只有一个办法,楚桓给太子造成了更大的压力,皇帝必须要让苏珺回东宫,着意抬高太子的母族和妻族,表明圣心仍然在太子这一边。
“傻瓜,总是不考虑自己。”苏珺按着自己的胸口,罕见地产生了一点愧疚,对自己怀疑楚桓真心的愧疚。
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