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回俘虏的伪军冯老细等人,刘战辉等人就没有闲着。
隶属于刘战辉第五营的五个敌后武装工作队也正式组建。
刘冬云左卫等排长也开始了独立带兵打仗的生涯。
当然,这个时候,他们还是和刘战辉一起活动的。
因为,根据情报,东蒙镇的日伪军在短时间内还会出击,目标就是太白庄。
当然啦,刘战辉也不会就在太白庄老老实实等着日军的到来。
趁着日军一时半会也不会出来扫荡,刘战辉就把
刘冬云左卫等五个武装工作队也放了出去,每个武工队负责一个重点村庄的民兵建设。
分开发展的时候,每个武工队领到了三十支长短枪。
当时刘冬云还在抱怨。
“太白庄一个庄子就有六十支长短枪,我们才带三十支,别人会说闲话的。”
这惹得刘战辉当场就一脚踹在屁股上。
“人家赵营长带着五十多人就能弄到这么多武器,你们每个武工队也有五十来人,都给我自己想办法去。”
其实,这也是刘冬云过一过嘴瘾,一个村子一开始有十几个民兵,就可以了,先把骨干民兵练出来,后面再说慢慢来嘛。
而刘冬云等人也是这么做的的。
五个武工队直接在一个地方发展,一个武工队负责两个村子的民兵建设。
而赵虎也没有走,而是直接在太白庄驻扎下来了。
驻地就是白世勋家的大院。
在得知东蒙镇的日伪军还会再次来太白庄,赵虎就打算暂时驻扎在这里,在太白庄的民兵形成战斗力或者东蒙镇的日伪军再次被重创,短时间内不会再来扫荡,赵虎才会带着他的特战队员离开。
而在这段时间,赵虎要做的也就两件事。
第一件事,教会太白庄民兵武器的使用,不要真让这些把手里的武器放当着烧火棍来使用。
第二件事就是,将太白庄堡垒化。
赵虎找不到大量的水泥,也不可能把太白庄修成一个钢筋水泥建筑群,那么挖掘地道就是一个有效的办法。
而且,地道也是被历史证明过,在平原地区游击作战的无上法宝。
同样的道理,挖掘地道,或者说是地道战,赵虎是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
但是,谁让赵虎有一个万事通的师兄呢。
张龙可是开办了几期的游击战培训班,而培训的内容就包括了山区游击战,平原游击战,水上游击战以及铁道游击战等,在具体的战术方面又包括了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等等。
培训的对象就是包括班长在内的全体干部。
因为张龙考虑到如今八路军抗战的模式还是以游击战运动战为主,部队小规模作战是常态。
有的时候规模甚至会小到班级规模。
所以在培训的时候,张龙甚至将班长都弄来培训了。
当然了,这种培训都是仅仅几天短期培训班和轮训的方式。
也正是张龙有了这些培训,才让沂蒙纵队的整体战斗力得到不小的提升。
如今的沂蒙纵队主体就是各种战俘,他们之前或许接受过各种军事训练,但是在游击战运动战方面的训练绝对是不足的。
而如今在游击战运动战领域的集大成者就是我们的八路军。
赵虎以及他的特战营之前一直在白云山基地,本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原则,特战营不仅每个干部都参加了培训,甚至每个特战队员都作为特殊学员参与了培训。
何为特殊学员,那就是特战营负责培训班的安全保卫工作,特战队员几乎旁听了培训班都所有课程。
所以在太白庄训练民兵的时候赵虎的日子那是相当的惬意。
活都让下面的干部战士干了,赵虎一天的任务就是监督检查工作。
当然,赵虎也不是什么具体的事情都没有做。
每天晚上,在吃完晚饭后,赵虎都要把太白庄民兵队的核心人员,也就民兵队长和七八个民兵小组的小组长,进行学习。
首先是一个小时的文化扫盲,接下来就是一个小时的战术课,说白了就是教这些骨干民兵如何打仗,如何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打击敌人。
到了后期,赵虎甚至连战场救护都一股脑教了出来。
“赵营长,您看这个战场救护我们可不可以把我们民兵队里的那几个女娃子拉过来学?”
在民兵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