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丝路小说网 > 重生1977,娶了女儿国国王 > 第344章 也该表态了

第344章 也该表态了

“不过,这种反思不代表着迷惘,不代表着颓废,更不是什么消极。本文免费搜索:小说牛 xiaoshuoniu.com

反思过去,就是为了现在和未来。

反思过去,就是为了坚定对未来的信念。

我们这一代人对未来的信念只有4个字,那就是:振兴中华。

反思也不能仅仅只写那几年的事情,你可以再往前推,可以纵观几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我今年写的小说《李顺大造屋》,就是纵观几十年来农民的命运。

我认为只有把眼光放得更远一点,才能更加客观。这就是实事求是。”

这一段时间,他能感觉到又吹起一股冷风,这是春天里的冷风,而这股冷风主要针对的,就是关于批评和赞颂的问题,或者说,主要针对的就是伤痕类小说。

虽然季宇宁在前年就说过,伤痕类的小说,他只想写一次,他不愿意多写。但毕竟这两年,伤痕类小说已经开始呈现滥觞的趋势,而他就是这类小说的肇始者。

这次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的评奖活动,就非常清楚这体现了这种趋势,有七成左右的获奖小说就是这一类的小说。

而诸位台下的评委,基本上对这类小说是持赞成的态度的,所以这个时候季宇宁也该表态了。

“另外,文学创作,我始终认为应当多样化。

这个多样化,不仅仅指的是创作的手法,还有作品的内容题材等等,都要求多样化。

这也就是我们一直都在坚持的百花齐放。”

“这个百花齐放,是100朵不同的花开放。

而不是一朵花变成100样。

变成了100样,还是那一朵花。”

他这句话含义很深,给与会的很多老前辈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伤痕类的小说,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沉溺在其中。

总是这种题材,总是陷入过去那种不好的回忆中,这样,对一个作家,对于一个人来讲,对他的精神并不好。

如果总是执着于此,那么他以前吃过的苦,他以前受过的罪,那就真是白捱了。

所以我也不愿意老写那一种题材。

另外总是写那些故事,总给人一种为写作而写作的感觉。

作为作家,我们的视野应该放得更开。

我们回顾历史,可以看得更远,可以思接千载。我们展望未来,也同样可以看得更远,我们可以放眼千年。

一个作家的视野和见识,决定他写作的题材。决定他的作品的广度和深度。”

季宇宁的这种态度,和他前年10月份在远东饭店的那次短篇小说座谈会上的态度是一致的。

他知道这种伤痕类小说诞生以后,一定会伴随有不断的争议出现,像从今年开始,也就是从3月份开始,这股风刮起来以后,越刮越厉害。有些省份,比如川省和冀省的主要文艺刊物,已经不再收录伤痕类的小说了。

实际上从前年年底开始,他一直是某些人针对的对象,也就是有些人把文艺批评甚至其他的批评的矛头都是对准他的。

因为无论是伤痕类小说,还是反思类小说,还是知青类小说,他都是那个源头。

只是前年的时候,像作协的主要负责人张主编和李季等人护着他,后来他又创作了很多其他风格的文学作品,名气也是越来越大。

到去年上半年,他在全国科学大会期间,创作了小说《人到中年》,也得到了很多高层的认可。

之后,护着他的人中,大人物越来越多。去年9月份他写了那首着名的诗《一代人》之后,当时居然没有出现任何问题。

今年年初,他又连续两次完成了政治任务,而且还就在之前,立了一个难得的一等功,这让很多人准备针对他的材料都没有用武之地了。

但是他知道,这种争论,这种文学上的争论和碰撞会一直延续下去的。

前世是在后年达到了一个高峰。

80年代也是不断有这样的文学上的碰撞,他记得当时闽省的那位写诗的女诗人舒婷曾经在其获奖的发言时流着眼泪慨叹:写诗怎么这么难啊。

当天他在这次短篇小说获奖作品的座谈会上的发言,对于文学创作上的表态效果不错,他说的内容基本上都是恰到好处,他感觉与会的很多文学界的前辈还是很认可他的表述的。

他不仅得到了获奖的荣誉,也在同时进行的座谈会上表明了自己的文学创作态度。

这对于季宇宁是很重要的,因为这次文学界的第1次评奖,是一次重新排座次的活动。

在这种新的文学秩序中,他得到了国内文学界真正的认可。

其后的三天会议中,除了照相的那一天,他基本上都是半天在崇文门招待所,半天在学校。

他再一次在某些人的口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