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默安。”
“怎么了。”
“我告诉你这个不是.....”
“不是什么。”
“没什么。”
“说清楚。”
“只说一句,。”
“什么。”
“男人也是个大闷骚。”
“闷骚是什么。”
“没事,夸你呢。”
“安然你长大了啊。”
“没有啊。”
“真放肆现在。”
“彼此彼此。”
两个人挂了电话,安然坐那笑了好久。
“笑什么呢安然。”
“没什么。”
说来也巧,这个姑娘是和安然在面试的时候认识的,开学来两个人又很幸运的住在了一个宿舍,后来又成为了好朋友,世界那么大有那么巧,缘分还真是奇怪。
研究生的生活安然过的是又苦又酸又甜,就应了那句话,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安然第一天去上课的时候,一个专业课的老师就说:“现在你们已经正式成为了一个研究生,作为研究生,你就已经进入另一个阶段,不只是要完全乐在其中,更要从接受各种有趣的知识,进入制造知识的阶段,也就是说你的论文应该有所创新。由接受知识到创造知识,是身为一个研究生最大的特色,不仅如此,还要认识到自己不再是个容器,等着老师把某些东西倒在茶杯里,而是要开始逐步发展和开发自己。做为研究生不再是对于各种新奇的课照单全收,而是要重视问题取向的安排,就是在硕士或博士的阶段里面,所有的精力、所有修课以及读的书里面都应该要有一个关注的焦点,而不能像大学那般漫无目标。”
安然承认她自己当时听完内心是十分的沉重的,在安然的概念里,她总觉得自己是一个十分不厚重的人,就是觉得自己十分的没有内涵,所以从开学的第一天,安然对自己的研究生生活就充满了压力。
安然在那个阶段一直在寻找,怎么去度过如何去读研究生如何不去荒废,直到她看到了一篇文章里面有一段话,安然觉得很具有代表性、很具有社会性:
上海大学一位老师说:“不可否认的是,研究生面临着比较大的生存压力,但是要平衡自己的方向,在没有生存威胁的情况下,要专注于学习。”他表示,在社会心理普遍比较浮躁的情况下,就要求研究生要拿出宽广的视野来,权衡自己眼前的利益和长远发展的基础,“疯狂做兼职是没有自信的表现”。他认为,研究生要从长远来看,看到社会整体的发展趋势,坚定发展的信念,不为暂时的困难所束缚,尤其是不要被眼前一时的较小的物质利益所蒙蔽。“在校研究生100万,在我国整个人口结构中占的比例是非常低的。研究生仍然是社会的精英群体,既然是精英群体,就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
安然承认她自己老师说的话和这个老师的话让她自己在中间寻找到了一种契合。
角色的转变、态度的转变、心里的转变,在你力所能及方面所有的转变,这是一个漫长的需要一个自寻的过程,跋涉提高充实,与自己作战寻找最差长远的发展,所以安然不得不承认自己在研究生的这几年是她自己迅速成长的几年。
这期间最苦的大概就是安然考雅思的时候,那种绝望,其实安然从小到大的英语成绩还是不错的,就是口语的无力感会不断地向安然袭来,活了20多年的安然,操着一口家乡版的英语口语,那段时间因为害羞、因为不敢张开嘴巴,安然的内心不知道克服了多少的障碍。
其实考雅思当时安然并没有想那么多,就是为了让自己先忙碌起来。另外就是想着某一个方向,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与梦想有关的事情。
安然想了好久,如果考试、如果有机会出国她想去澳大利亚,那么在此之前,首先要有一份优异的雅思成绩,而安然的四六级过了至少证明英语还没有被丢弃,对英语也是依然抱有兴趣,不管最后能不能拿出几十万出去,大概是没有,安然也只是心里想想,她告诉自己只管先考一个雅思成绩,其他的,不再考虑,至少自己努力过,就算最后停在那一步,也没什么后悔了,就这样她又开始了自己的逐梦时光。
忙碌的日子,时间如烟般飘缈,仓促的脚步无法定格在不变的记忆中,目送着一分又一分,一秒又一秒,在滴答声中渐行渐远,循环往复,不断地告别昨天,赢来崭新的明天。
安然就在忙碌的生活中不断地寻找自己,让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
“忙是治疗一切神经病的良药”安然偶然听到这一句话,觉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