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当面临新的挑战时,他们却将这些伟大的经历抛诸脑后,转而怀念起在埃及的平凡生活。这充分反映出他们对神的作为缺乏长远的眼光和深刻的理解。如今的信徒,同样可能陷入这样的困境,一味地渴望更为显着、震撼人心的属灵经历,比如强烈的圣灵感动、超自然的神迹显现等,却对神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细微的声音、平凡的事件所给予的引导和供应视而不见。《希伯来书》13:5 - 6坚定地告诉我们:“你们存心不可贪爱钱财,要以自己所有的为足;因为主曾说:‘我总不撇下你,也不丢弃你。’所以,我们可以放胆说:‘主是帮助我的,我必不惧怕,人能把我怎么样呢?’”我们应当坚信神时刻与我们同在,无论何时何地,都信靠祂的引领。
(二)依赖过去的属灵成就
有些信徒过于依赖过去曾经拥有的属灵经历,将其奉为衡量信仰的唯一标准,却忽视了神在当下的新作为和新带领。这种依赖,如同沉重的包袱,会阻碍他们在信仰道路上的继续前行,导致信仰的停滞不前,无法在新的环境中茁壮成长。《以弗所书》4:15鼓励我们:“惟用爱心说诚实话,凡事长进,连于元首基督,全身都靠他联络得合式,百节各按各职,照着各体的功用彼此相助,便叫身体渐渐增长,在爱中建立自己。”我们要不断在爱中追求真理,持续成长,积极响应神在每个阶段的呼召。
四、人言可畏:人际关系对信仰的左右
(一)他人评价的沉重枷锁
以色列人因惧怕物质匮乏而发出抱怨,这种行为背后,或许隐藏着对他人看法的过度在意。在日常生活中,信徒们也常常会因他人的评价而倍感压力,在信仰生活中做出妥协。比如,担心被他人嘲笑过于虔诚,或者害怕因为坚守信仰原则而被孤立,于是在一些关键问题上选择放弃自己的立场。《加拉太书》1:10严肃地告诫我们:“我现在是要得人的心呢,还是要得神的心呢?我岂是讨人的喜欢吗?若仍旧讨人的喜欢,我就不是基督的仆人了。”我们不应为了取悦他人而活,而应将取悦神作为人生的首要目标。
(二)群体氛围的无形压力
以色列人在旷野中的集体抱怨,生动地反映出群体心理的强大影响力。在教会生活中,信徒们也可能会受到群体氛围的左右。有时,多数人的意见和行为会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使他们不自觉地跟随大流,而忽视了神在内心深处的微小声音。《罗马书》12:2语重心长地提醒我们:“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叫你们察验何为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世俗的观念和群体的盲目行为所左右,通过不断更新自己的思想,去分辨和践行神的旨意。
五、畏缩不前:对未来的恐惧与怀疑
(一)质疑神应许的坚定
以色列人对旷野生活的不满,归根结底源于他们对神应许的怀疑。他们无法想象,在看似荒芜的旷野中,神如何带领他们抵达那流着奶与蜜的应许之地。如今的信徒,在面临生活中的重重挑战时,同样可能会对神的应许产生动摇,内心充满恐惧与不安。他们或许会怀疑,神是否真的会按照祂的承诺,引领他们度过难关,实现美好的未来。《耶利米书》29:11慈爱地告诉我们:“耶和华说:‘我知道我向你们所怀的意念,是赐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灾祸的意念,要叫你们末后有指望。’”我们应当坚定不移地信靠神的计划和安排,相信祂必定会带领我们走向充满希望的未来。
(二)抗拒未知的怯懦
以色列人在迈向应许之地的征程中,前方充满了无数未知的挑战与不确定性,这让他们心生恐惧,甚至想要退缩。信徒们在追求神的计划时,也常常会因对未知的恐惧而裹足不前。他们害怕失败,害怕遭遇苦难,害怕失去现有的安稳,从而错失了神为他们预备的丰盛祝福。《以赛亚书》41:10温柔而有力地鼓励我们:“你不要害怕,因为我与你同在;不要惊惶,因为我是你的神。我必坚固你,我必帮助你,我必用我公义的右手扶持你。”我们要勇敢地踏出信心的步伐,相信神会在未知的道路上与我们同行,给予我们力量和帮助。
六、破茧重生:挣脱“过去的捆绑”之法
(一)深度反思,洞察信仰真貌
信徒们需要定期停下匆忙的脚步,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信仰状态。通过真诚的祷告和深入研读圣经,主动寻求神的智慧和启示,敏锐地识别出自己可能陷入的“过去的捆绑”。《诗篇》139:23 - 24恳切地呼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