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丝路小说网 > 一篇女扮男装科举文 > 第119章完

第119章完

了,我曾经也有这样的问题,那时我初学诗词,满纸堆砌典故,自以为风雅,被家父批得体无完肤,言我卖弄学问。我羞得恨不得钻进地缝里去。好在通过不断琢磨,总算是学得些许窍门,郎君若愿意,我将之分享给郎君可好?”

那自然是好的!

而且,九郎君真是君子作风,分明是他杨彭年当众请教问题,可九郎君还是特意用言语来避免他被当众指出不足的窘迫。

杨彭年看起来几乎要落泪了:“多谢先生!”

陆安便说了:“譬如首句,玉楼重把病愁窿,银海无情一抹空。”

“你大约是想写你生病了,肩头削瘦又突起,内心深处也是极度的痛苦与绝望,但你无法将这些痛苦与忧愁排解出来,你的心灵十分冷漠与空洞,你的眼睛却一滴泪也流不出来。”

杨彭年愣住了,杨彭年双目含泪:“先生!你懂我!”

旁边一个学子沉默了一会儿,问:“先生,我不懂,这首诗哪里写了肩头,又哪里写了眼睛流不出一滴泪。”

“……这就是为什么我说他用典晦涩了。”陆安叹口气,道:“道家以两肩为玉楼,以双眼为银海,他用典在此。但用得太玄了,看得人云里雾里。”

说着,陆安给他们示范了一下:“用典当这么用:冻合玉楼寒起粟,光摇银海眩生花。”

又详细说了哪个字是哪个字:“你们看,我这句诗若不说其中有用典之处,你们瞧着是不是只以为在描述雪后景色,没有突兀之处?”

众人恍然大悟。

确实。这句诗哪怕别人不知道它用典,也能欣赏它的美,顶多就是以为它的意思是:屋宇覆盖着深雪,恍如玉楼,四野弥漫着雪花,恰似银海。

而一旦知道它用了典,便更叹此句绝然:雪后寒冷,使双肩冻起鸡皮疙瘩,雪光耀眼,使双眼眩晕生花。

“我明白了,先生!”杨彭年激动地说:“你的意思是,用典要融合进诗中,但不可影响阅者感官,用典诗若让人去深思此词此句的释意,便算不得精妙用典。”

四周惊叹声四起,陆安含笑点头。

其实用典的诗词,公认最绝的当属辛弃疾,说他用典“别开天地,横绝古今”,比如这句“蝴蝶不传千里梦,子规叫断三更月”,又美又流畅,知道他用了典的要拍案叫绝,不知道他用典的人也可以惊叹此句之灵动。

可惜辛弃疾的词只适用于特定场景,很难借用。毕竟她总不能学辛弃疾感怀自己怀才不遇,悲叹南宋偏安半壁江山。

顿了顿,陆安感觉也不是不行,不把整首词写完就行了。

于是她又把辛弃疾那句“蝴蝶不传千里梦,子规叫断三更月”写出来,道:“我前些时日偶得此句,其用典更妙,与‘冻合玉楼寒起粟,光摇银海眩生花’是两种风格,你可说说你更喜欢哪一种,我循着这个方向才好知该如何矫正。”

“……”

“嗯?怎么了?你们怎么都不说话?”

第128章

我们为什么不说话了?

你说呢?

像你提出的那四句用典诗词, 是我们能够学得来的吗?

我们知道九郎君你是好心把你的看家本事拿出来,但是……你怎么不让我们飞上天呢呜呜呜呜呜呜呜呜!

一群读书人默默地盯着陆安,不说话, 只是默默盯着……盯着……

——我们来点评这两句诗词,我们来选择这两句诗词,九郎君你莫不是在说笑吧?

过了小片刻,有人终于憋出来一句:“这两句诗词好是好……”

陆安:“嗯?”

对方小声地说:“但是我们学不会。感觉朝着这个方向学也学不会。”

陆安:“我这里还有一首……”

“不不不, 不用了, 先生!我们慢慢学就好了!今日我等已受教良多,不必再学了!”

杨彭年眼神惊惶,立刻打断了陆安的话。

其他人疯狂点头。

再多来一首,他们只怕有不少人要对学诗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