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丝路小说网 > 悄悄地我在海里采矿 > 第356章 天才般的想法

第356章 天才般的想法

“王总,你的这个想法好是好,相信国内的某些人也早就提出过。但这也是存在于理论上,实现的难度太高了。

先不说这些机器上装有厂商的定位仪和感应器,只要我们移动机器或是拆开机器,这些感应器就会发出警报,把机器自动锁死。

再一个是,市面上能买到的传感器也并不是能匹配得上。

机器上的传感器那么多,只要有一个小小的误差出现,整台机器都有整体损坏的可能。

其实最难的还是校准和控制系统参数的重新设定。

要把整个控制系统软件给读懂了,读透了,才有那么一丝的可能更改里面的东西。

硬件层面的东西还能看得到,软件层面的,看不见也摸不着啊。”

听完王铭洋“天才”般的想法,林盛和周边的科研人员看向他的目光都变了,老板今天怎么啦?

以他的水平,不会不知道要实现这件事情的难度之大吗?这不应该是他这种技术大拿提出来的“白痴”解决方案啊,大失水准啊这是。

“呵呵,大家不要用这种眼光看我,既然大家都不看好这个方案,那我们再想想其他方法嘛。”

一直等实验做完,王铭洋和林盛回到办公室。

把门关好后,王铭洋认真对着林盛说道:

“刚才,我提到的那个改进机器的方法虽然难度很高,但我还是想试一试。

这回,我亲自动手,你安排四个信得过的人给我打下手,只要硬件电路方面的,我需要他们帮助拆解安装在机器上的传感器,记得要签好保密协议。

我们实验室里的机器共有三套,你明天就把通往四楼尽头那个实验室的安全门给锁起来,出份通知,禁止其他人接近,就说里面的那套机器损坏,停止使用。”

林盛瞪大眼睛,不可思议地看着自己的老板,确认过后,点点头说道:

“好。既然王总你有信心来这么一铺,那算我一个,我的动手能力也不差,能帮得上忙,其他的我今晚就去安排。准备好后再报告你。”

“好的,辛苦你了。”等林盛出去,王铭洋让人找来了光刻机的全套资料,这是买机器的时候附带来的。

这次事关重大,他要再过一遍这些技术资料才行,以确保万无一失。

一边看着手里的资料,王铭洋一边在脑子里进行着各种模拟动作,同时回想着以前在其他地方看到的有关研究文献做对比。

要拆解这套机器并不算太难,只要按照步骤和手够稳,就不会触发里面安装的防拆警报仪和定位仪。

当然,这里说的手够稳,那是远超出常人的稳。

要不是王铭洋拥有超级大脑后带来的超强感知,他也不敢打这方面的主意。

其实比起拆解,把机器原封不动的装回去并且达到拆解前的工况,难度更大,一丝极小的误差,就会让组装好的机器加工精度下降好几个数量级。

这种精确度高仪器和设备,加工组装条件就是这么苛刻。

要不然,国内的高精度加工数控机床和半导体制造设备水平也不会落后欧美和丸子国这么多年。

国内的超级手工加工大师是有,但都在关乎国家国防安全的重要部门,而且他们花一辈子练就一个加工技能,已经没有多余的精力去学习和了解其他领域的东西。

不能很好的把自己的加工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结合起来,这也是国内超高精度数控机床设备不能突破的重要原因之一。

按照预估,这项任务的工作量会非常大,即使以王铭洋超强的能力来看,没两三个月的时间,搞不完。

王铭洋再次来到实验室大楼的时候,已是深夜。

很多房间内灯火通明,加班干活的人很多,王铭洋一路跟大伙打着招呼。

看见很多工位旁边都准备好了简易床垫,王铭洋告诉大家,今晚的宵夜他请,这样的举动让加班的同事们发出了一阵阵欢呼声,身上的疲劳感也消失了一大半。

交代了自己的助理到点记得帮加班的人订宵夜后,王铭洋独自一人来到四楼尽头的实验室。

这时,林盛已经带着三个人在里面了。

四个人围着里面摆放的光刻机转,不时讨论着如何拆开这台机器外壳的方法。

不过他们谁也没敢动手,因为知道自己没有在在不触发报警器的情况下实施这样的操作。

这个房间里的光刻机,是十几年前产于丸子国尼康公司的,是第四代duv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