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大典举行已不足五日,然而关乎大典至关重要的玉圭之事却仍未得到妥善解决,与此同时,礼部新任官员的名单亦尚未敲定。此刻,御书房内气氛凝重,刚刚解除禁足之罚的太子、五王爷以及当今天子正围绕着这些棘手问题展开深入探讨。
“启奏父王,儿臣已经寻得了玉圭。只可惜……它已经断裂。”,说话间,皇上的面色愈发阴沉,只见五王爷从袖兜中取出用锦缎包裹着的玉圭,恭敬地呈递到陛下跟前。几人的目光皆聚焦于那块断裂的玉圭之上,一时间整个房间陷入一片死寂,谁也猜不透此时陛下心中究竟作何感想。
沉默片刻后,太子率先打破僵局,开口发问道:“五弟,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面对太子的质问,五王爷深吸一口气,缓声道:“回太子殿下,此玉圭乃是在礼部侍郎孙若旻的家中觅得。我等发现玉圭之时,那孙侍郎已于自家书房内悬梁自尽了。”
听闻此言,盛景帝脸上的表情依旧让人难以捉摸,他微微眯起双眸,冷冷地说道:“好一个胆大包天的孙若旻!竟敢妄图破坏如此祈天大典。来人呐,速传朕旨意——礼部侍郎孙若旻盗窃玉圭、毁坏祭坛、蓄意阻挠大典顺利施行,罪不容诛,然其已自尽谢罪,孙家犯包庇之罪,全部贬为平民!”。
太子与老五相互对视了一眼之后,便将目光转向了端坐在上方龙椅之上的盛景帝。盛景帝缓缓开口道:“关于礼部新上任官员的名单,朕希望你们能够共同商议出一个合适的结果来。待到此次祈天大典圆满结束之后,再向众人公布。”
听到皇帝陛下这番话语,太子和老五赶忙躬身抱拳应道:“是!儿臣谨遵父皇旨意!”,说罢,两人再次彼此交换了一下眼神,然后便一同退出了御书房。
离开御书房之后,太子和老五并肩而行。
太子说道“老五,你走的有些急啊”,轩辕琛闻声停下脚步,转身面向太子,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开口问道:“不知太子殿下还有何事吩咐?”
太子微微一笑,摆了摆手示意他不必如此拘礼,并说道:“怎得这般生分疏远了?私下里你直接称呼我为三哥即可。”
然而轩辕琛却连忙摇头拒绝道:“这可万万使不得,太子殿下贵为东宫之主,身份尊崇无比,臣自当恪守礼数、谨言慎行才是。”
见此情形,太子无奈地叹了口气,上前一步与轩辕琛并肩而立,边走边继续说道:“唉……也罢。不过说起那老九最近的所作所为,其手段确实有些过分了些。他竟然将东西亲手送到了楚寺丞那里,摆明了就是想要让楚家替他背这个黑锅。”,说到这里,太子稍稍停顿了一下,扭头看向身旁的轩辕琛。
而轩辕琛此时也正好看向太子,两人四目相对片刻后,轩辕琛方才接口说道:“是啊,九弟如今也算是真正长大了。”
紧接着,太子又若有所思地问道:“对于这次礼部官员的人选问题,不知老五你心中可有什么想法或者建议吗?”
轩辕琛略微沉吟了一番,然后回答道:“回太子殿下,此事关系重大,臣一时之间还未曾想好具体的人选。待臣回去之后定会深思熟虑一番,定会选出最为恰当合适之人选。”
太子点了点头,表示赞同道:“嗯,不错。此事的确需要从长计议、慎重抉择才行。好了,时候也不早了,本宫先回宫去了。”,话音刚落,太子便转身离去,只留下轩辕琛独自站在原地,望着太子远去的背影陷入沉思之中......
祭坛上,各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着。然而,原本用于祭祀的玉圭竟然断裂了,这一状况令整个礼部陷入了慌乱。他们必须尽快寻找到一块崭新的玉圭,以确保接下来的仪式能够顺利举行。
就这样,整整四天的时间里,楚锦轩始终坚守在鸿胪寺内,确保着所有的安全问题,一步也未曾离开过。他密切关注着寻找新玉圭的进展情况,并与相关人员一同商讨解决方案。
天气格外晴朗,微风轻拂着,带来一丝丝凉爽之意。楚锦轩伸展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身躯,经过众人不懈的努力,新的玉圭找到了,楚锦轩如释重负般地长舒了一口气,然后收拾了一下这几天凌乱的桌面,准备返回家中好好歇息一番。
当他拖着略显疲惫的步伐刚刚走到家门口时,正巧碰上了刚从宫中归来的老爹。只见父亲一脸凝重之色,楚锦轩心中不禁咯噔一下,连忙关切地问道:“爹,您这是怎么了?”
楚丞相微微叹了口气,缓缓回答道:“我刚从宫里出来,此次进宫是因为北雪国求亲一事。”,听到这里,楚锦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