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古宅记
一眼看去,这几十座墓碑上都长出了半人多高的杂草,而这些墓碑,应该就是刚才上车的那些鬼魂生前的。
我们绕过这些墓碑,向着光芒的地方走了过去,就听远处一声接一声的传来了鸡鸣狗叫的声音。
远处似乎是有人家的吧?可是我们走了好久,却依旧只能看到那影影绰绰的树木,还有点点的黑影,那是偶尔飞过的鸟儿。
再次去看手机的时候,时间已经是七点半了,我们走了一路都感觉累了,所以在一个小土坡前停下脚步,打算吃点东西再继续赶路。
天边已有了大片的光芒,我们一眼看过去,就见这里的坡度很小,而周围多是平坦的土地,但却没有一条像样的路。
一边打开背包,我一边抬头向周围看去,就只见在高处的山上歪歪扭扭的长着几棵松树,在冷风中摇动着树叶,发出了纱纱的声音。
我们出来的时候,就准备好够吃两三天的食物,盘算着,如果能找到那个地方,就在当地弄点吃的,而且张师傅也似乎没担心食物不够的问题,我也就没多问。
吃饱喝足之后,我们继续向山上而去,看着那越来越近的光芒,就听一声嘹亮的鸡叫声,从山前传了过来。
接近中午的时候,我们已经在这条满是杂草的路上走了三个小时,可再抬头去看,却仍旧看不到尽头,估摸着距离也不过才走了一半儿。
周围的杂草越来越多,我们被这些疯长的杂草掩埋,脚下时不时的还有几条青灰色的小蛇爬过,这让我们都不得不小心一些。
敦铘从包里拿出几瓶防虫蛇的药粉,在我们几个人身上撒了一下,然后才敢大步的向前走,不过眼前的路却是越走这些草越密,也不知道以后杂草是不是更高。
敦铘前头带路,可刚走出没多远,就感觉快看不清前面的山了,只得立刻又回来和我们说前面的情况。
张师傅经常从事户外工作,虽然年纪大了,但比我的脚步都快,不过却赶不上前面的敦铘。
气喘吁吁的停下后,我扶住一棵歪脖子树,开口问,“前面的道儿越来越不好走,要不我们换个方向?”
“没用的,这里一整片都是杂草,恐怕周围是没路可走了!”
听敦铘这么一说,我就纳闷的接了句,“这可不一定,张师傅说这里可是有人住的,如果没路进出的话,那些人岂不是都要死在这山沟沟里了。”
说到这,张师傅忽然向我看来,“我什么时候说这里有人住了!我只是说这里可能有人。还有他们怎么出怎么进,现在不关我们的事,所以我们必须想办法从这茂密的杂草里出去。”
听他说到这里,我差点没骂出口,这老家伙也忒损了吧!来的地方怎么也没打听清楚,就贸然的带我们过来呢?
不过抱怨归抱怨,就算人家说了这里可能没人,那能不来吗?
敦铘没表态,似乎早就知道怎么回事,只是说道,“我们刚才在下面看到这土坡虽然很大,但上来一看,似乎并没预想的这么好走,而且距离也不近,照这样的速度继续走下去,傍晚前或许能走出这片野地。”
张师傅点点头,算是赞同了敦铘的想法,可说起来容易,走起来难啊!我们这一走又是一个多小时,此时已经是十二点多了,我们停下脚步,准备先吃点东西。
趁吃饭的空挡,我找了个高点儿的地方向周围环视了一圈儿,依旧没看到尽头。
我开始有些担心,一种莫名的焦躁感让我不安起来,可自己又不知道该如何和他们说这样的不安,也许他们也感觉到了,只是和我一样,不知道该如何倾诉。
吃完饭后,我们继续向前走去,可没走多久,就听前面传来了敦铘惊喜的声音,当我们走过去的时候,就见一座宅院出现在我们面前。
在这座宅子的门外,有两个墓碑,上面分别写了两个人名,一个写道,“家主,李阳霆之墓。”另一个写道,“长子,李奋之墓。”
这两座坟墓,是一对父子的,父左子右,如两位门神般守在这座荒野杂草中的宅院门前。
我们三人走出草丛,在这两座墓碑前停下脚步,互相看了几眼后,张师傅才说,“莫非就是这里?”
敦铘摇了摇头,“我看不是,因为这里似乎只有一户人家。不过我们要不要进去看看呢?”
张师傅没有回答,而是拿出了包里的数码相机,先把这两座墓碑和宅院的门面儿都拍了一遍,又让敦铘看一下这里有没有其他“不干净的东西。”
趁他们忙活的空隙,我把目光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