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梅雨季总带着股缠绵悱恻的愁绪,青石板路被雨水泡得发亮,青苔在墙角肆意生长。·完?本-神¢站! ¢追_最!新^章¨节·林秋拖着行李箱走在熟悉又陌生的巷子里,油纸伞檐滴落的水珠,在积水里溅起小小的涟漪。这座她出生却未曾长大的古镇,如今因旅游业的兴起,多了几分商业气息,却依旧藏不住骨子里的古旧与神秘。
三天前,她在网上偶然刷到一条关于古镇的短视频。画面里,暴雨中的娘娘庙阴森可怖,配文写着:"每逢雨夜,娘娘庙就会传出诡异的剪纸声,还有红衣纸人飘荡。"这条视频勾起了她尘封己久的记忆。小时候,奶奶常给她讲关于娘娘庙的故事,只是那些故事总在关键处戛然而止,奶奶眼神里的恐惧让年幼的林秋不敢追问。如今,作为民俗文化研究者的她,决定趁着这次假期,回古镇探寻真相。
回到老宅的第一晚,雨又下了起来。林秋坐在窗前,听着雨滴敲打瓦片的声音,思绪飘远。忽然,一阵细碎的剪纸声随风传来,像是有人用锋利的剪刀在薄纸上游走。声音时断时续,透着股说不出的诡异。她想起白天在镇上茶馆听到的议论——上个月起,每逢雨夜,就有人听见娘娘庙里传来这种声音,还有人看见穿着红嫁衣的纸人在屋檐下飘荡。??=6:,1/?o看?!书-\|网±|? ¥更??新/[最±\全?e?更令人不安的是,镇上接连失踪了三个年轻姑娘,最后出现的地方都在娘娘庙附近。
好奇心作祟,林秋决定去一探究竟。她披上蓑衣,提着老式手电筒,踩着积水向娘娘庙走去。夜色中的庙宇比白天更显阴森,朱漆剥落的庙门紧闭,门环上结着厚厚的蛛网。她刚要伸手推门,却发现门缝里渗出一丝微弱的烛光,剪纸声也愈发清晰,伴随着低沉的呢喃,像是在念诵某种古老的咒语。
"吱呀——"林秋轻轻推开庙门,霉味混着檀香扑面而来,熏得她鼻子发痒。供桌上点着一盏油灯,火苗在穿堂风的吹拂下摇曳不定,投下的光影在墙壁上扭曲变形。供桌上摆着半幅未完成的剪纸,镂空处是个眉眼精致的女子,红衣上还沾着新鲜的朱砂,仿佛刚画上去不久。剪纸旁边,散落着各色丝线和金箔,透着股诡异的华丽。
"谁?"角落里传来沙哑的男声,惊得林秋浑身一颤。她连忙将手电筒照过去,光束里出现一个佝偻的身影。老人坐在蒲团上,面前的竹篮里堆满了栩栩如生的纸人,每一个都穿着不同款式的红嫁衣,有的梳着古代仕女的发髻,有的戴着凤冠霞帔,眉眼间的神情却都透着股说不出的哀怨。+x,s,a+n?y*e?w?u`._c¢o\m*
"我是来采风的学生。"林秋强装镇定,握紧手中的手电筒,"听说这里有失传的剪纸手艺,想来学习学习......"老人浑浊的眼睛突然亮起来,枯瘦的手指抚过纸人裙摆,干枯的嘴唇翕动:"想学?得先给娘娘当三天丫鬟。"他的声音像是从胸腔最深处挤出来的,带着股潮湿的腐烂气息。
话音未落,庙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三个男人举着火把闯进来,为首的正是林秋的发小阿福。阿福看到林秋后,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快走!"他拽住她的手腕,力道大得惊人,"这老疯子二十年前就该进牢!"
雨夜中,阿福的话断断续续。原来老人名叫周守义,曾是镇上最有名的剪纸匠人,他的剪纸栩栩如生,尤其是那些仕女图,仿佛能从纸上走出来。二十年前,他的女儿周小蝶突然失踪,此后他便疯了,整日念叨着要剪纸人送女儿出嫁。奇怪的是,自那以后,每逢雨夜就有年轻女子失踪,民间传言是老人用剪纸邪术勾了魂。虽然警方调查过多次,但始终没有证据,老人也因精神问题无法正常审讯。
"他女儿失踪那天,穿的就是红嫁衣。"阿福的声音在雨声中显得格外凄凉,"从那以后,他就开始剪这些红衣纸人,说要给女儿凑齐一百个伴娘......"
第二天,林秋来到镇文化馆,在堆积如山的古籍中寻找线索。终于,她在一本泛黄的镇志里翻到了关于娘娘庙的记载。清朝年间,镇上有位擅剪纸的寡妇,丈夫早逝,独自抚养女儿。女儿重病垂危时,寡妇听信术士之言,在娘娘庙中用活人献祭,妄图以此换取女儿的性命。后来事情败露,寡妇在庙中自缢,临死前诅咒:"红纸裁衣魂难安,雨夜寻亲渡黄泉。"自那以后,娘娘庙便成了镇上的禁忌之地。
当夜,暴雨再次倾盆。林秋悄悄摸到娘娘庙后墙,透过破窗往里看。屋里亮着昏黄的油灯,周守义正跪在神像前,面前的供桌上摆着三个崭新的纸人,眉眼竟与失踪的姑娘一模一样。老人手中握着一把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