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重。
很快,蔬菜水果基地就建成了。
看着翠绿的秧苗在营养液里健康成长,人们都盼着它们开花结果的那天早日到来。
“夏同志,粮食也能种吗?”
“能是能,只是对技术的要求太高了。我们还是要改善环境,鼓励大家开展农耕。”
沈卫国不由得叹口气,“如果这项技术能推广下去就好了。”
“那就重点培养这方面的人才,掌握技术的人越多,实现的希望越大。”
“对对对,你说得太对了。我立刻上报农业部,派一批学员过来现场学习。”
“嗯,这个主意不错。”
沈卫国的行动力一如既往地快,一周后,由农科院牵头的学习班就建起来了,学员有五十多人,年龄从二十多岁到五十多岁的都有。
原本大家出发前,知道是要去沙漠,都做好了吃大苦,受大累的准备。
可到了地方才发现,这哪里艰苦了?简直就是室外桃园。
这里的一切对他们来说都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
特别是那些轰隆隆的机器,根本不知道是干什么的。
为了方便大家学习,夏小北特意给他们建了实验室,方便他们做深入研究。
夏小北的教学方式简单粗暴,实物摆在这里呢,想知道原理,看说明书。
想知道更多,就自己动手做实验。
这样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了学员的主动性,大家不再是坐在那里记笔记,而是亲自动手操作。
把无土摘培的没一个步骤都亲自动手做一遍。
一遍不行就两遍,两遍不行就三遍,十遍,百遍,直到完全掌握为止。
楚向南在来基地前,又在香江搞了一次作品拍卖会,赚得盆满钵满。
看到这里发展的朝气蓬勃,他就把赚到的钱全部拿出来支持夏小北的项目。
他曾经想要造福一方百姓的梦想,好像并不遥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