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谈会议上,张作霖首先发言,把所有责任都推到了赵尔巽身上。首发免费看书搜:断青丝小说 dqsbook.com
紧接着,冯麟阁发言说:“我跟张作霖是同时接受招安的,还一起在新民府当过三营统领、六营统领、九营统领。”
“民国成立后,我们又同时被任命为中将师长。”
“剿匪的时候,我的队伍几乎全军覆没,给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
“现在张作霖又是将军,又是巡阅使的,我还是个师长,就挂了个帮办的空头名衔,我实在不甘心。”
“我的条件很简单,只要个省长职位,这不过分吧?
“老人家您要是答应这要求,那这事儿就解决了,我马上撤兵,您看咋样?”
听了这话,赵尔巽想了想说:“这事儿可没那么简单,省长这职位太重要,不是你我能决定的,得请示过总理才行。”
这会开了半天,结果一点头绪都没有。
第二天接着开,又扯了半天,还是没结果。
张作霖心说:“这个老东西,啥问题都解决不了,就知道和稀泥,这拖到什么时候才是头啊?”
把赵尔巽骂了一顿后,张作霖就偷偷给段祺瑞发了封电报,把调停情况向他汇报了一遍。
段祺瑞接到电报后,气得首拍桌子,大骂赵尔巽不是东西,就知道和稀泥。
接着就下令让赵尔巽回京,还命令冯麟阁赶紧来北京述职,要是拖延,按违抗军令处置。
赵尔巽收到电报后,觉得自己的事儿算是办完了。
他这次代表段祺瑞来调解矛盾,结果啥问题都没解决。
赵尔巽心说,我得把冯麟阁带回北京,这样也不算白来一趟。
于是临走的时候,赵尔巽就跟冯麟阁说:“麟阁啊,跟我坐同一辆车进京吧,我去交差,你去述职,路上也算有个伴。”
冯麟阁一看,不走不行了,于是就跟赵尔巽去了北京。
冯麟阁一到北京,段祺瑞就在中南海接见了他。
段祺瑞好言安慰,问了事情经过。
最后冯麟阁还是坚持要省长这个职位,段祺瑞打哈哈说:“麟阁兄啊,就凭你的才干,一个省长哪够啊,我刚组建政府,各方面都缺人才。”
“我看这样,你先留在北京,我一定给你安排个好职位。”
就这样,冯麟阁留在了北京,被段祺瑞软禁了起来了。
冯麟阁被困在就北京,虽然生活条件挺好,要啥有啥,但却没了行动自由。
他留下的28师,全都落到了张作霖手里。
以前在东三省,能跟张作霖对着干的,也就是冯麟阁了。
现在冯麟阁被软禁在北京,东三省的大权,就落到了张作霖手里。
得知冯麟阁回不来后,张作霖就没了后顾之忧,把28师拆散了重新组编,几万人马全被他吞并了。
北京这边,段祺瑞大权在握后,总和黎元洪大总统闹矛盾。
黎元洪再窝囊,那也是总统,是国家元首。
按道理,国务总理得听他的,啥事都得请示他,然后再由总理去执行。
可现在倒好,段祺瑞一手遮天,把黎元洪当成摆设,黎元洪哪能甘心?
于是就罢免了段祺瑞的国务总理职务。
罢免令一下,段祺瑞冷笑一声说:“不用我,我还不伺候了!”
于是躲到天津去了。别看段祺瑞被罢免了,实际上他还能调动全国军队。
就像后来蒋介石提出隐退,让李宗仁代总统,蒋介石照样能指挥军队一样。
段祺瑞和蒋介石差不多,各省督军都听他的。
段祺瑞指挥各省独立,孤立黎元洪,各省纷纷发电报,让黎元洪下台。
可黎元洪抱着大印就是不退位。心说,我就不走,我就不退位,看你们能把我怎么样?
黎元洪赖在北京,不交大权,就有人推荐张勋出来调停。
于是,就有了历史上的督军团徐州会议。
(张勋1884年投军,参加中法战争,后转入广西提督苏元春部,升至参将。
1894年随宋庆调驻奉天,次年投靠袁世凯,充任工兵营管带。
之后跟随袁世凯镇压义和团运动,升为副将。
八国联军侵华时,张勋随行护卫慈禧太后,次年因剿匪有功升任总兵。
1906年,经袁世凯举荐,担任“奉军辽北总督”等职。
辛亥革命前夕,张勋调任江南提督。
武昌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