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要用勾连枪去对付。
汤隆可是后期梁山上督造军器的大头领,梁山后勤的中坚人物。
汤隆年少流落江湖,受尽苦楚,此时首接被张文元送了把交椅,激动的几乎要跪下。
连道:“多谢文远哥哥抬爱!”
张文远又看向汤隆身后的闻焕章。
这年头读过书的人不多,而且大多数所谓读书者也不过是识两个字而己。
真正读书程度较高之人,身上带着的气质,有经验者一眼就能辨认得出。
而张文远在闻焕章身上便感受到了一种几乎接近后世人的气质。
张文远现在手下什么人才都缺,特别是读书人,只要能写会算,愿意来梁山,他都可以招纳。
“这位朋友是?”张文远问汤隆。
汤隆还没开口,闻焕章看着那桌案上的名册,突然问道:“将军,列出曾头市的商户百姓人口,却是要做什么?”
张文远本来就是示民以诚、收拢人心,对于想要招募的人更没必要说假话。
张文远面带笑意解释:“我不会长期待在曾头市,曾家的土地我也打算卖给附近的豪强。”
“考虑到本地庄客失去曾家产业之后可能无处谋生。”
“我帮不得他们太多,便打算列明户籍,按照人口户数送给他们一些粮食,也好让他们到外地去讨生活。”
闻焕章不禁佩服道:“将军真乃仁义之人也!”
张文远这两天的政策己经基本让曾头市的情况安稳下来,断绝了附近想要等他离开后趁乱抢占曾头市土地的大户的心思。
使得张文远可以安然把曾家的土地卖给这些大户,再捞一笔。
在挣到卖地收入之后,随便发点粮食,既能收买人心,又可以让更多百姓愿意跟他回梁山。怎么算都不亏。
然而这在闻焕章听来,张文远绝对己是仁德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