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还有一些话赵鼎没说,比如官方采购粮食定然用的是钱引,这东西的实际购买力和官方指导价格是两回事儿,到时候一个闹不好引发民变,官军就别考虑什么北伐了,先镇压内乱吧,官家好容易想振作起来,可不能闹出这种事情。,墈′书?君, /唔?错?内!容+
(钱引就是官方发行的交子,历史上等到1160年南宋就会正式成立行在会子务,发行会子)
此外基层吏治腐败、收购过程中的强征与压价、豪强囤积居奇更是可以预见的未来,官家八成没考虑到这些,自己可不能顺着官家说。
至于官家会不会因为自己唱反调而生气,这个就只好寄希望于官家圣明了。
结果刘禅挠挠头,没好解释他想购买粮食的对象不是民间,不过他觉得这也不是大事儿,就问赵鼎还有什么要准备的事宜。
赵鼎回答如今国库其实并不充裕,若是要北伐,除了需要准备粮草,还要准备军资军费,征调民夫,从民间募集战马、打造军械,这些事情加起来是个极为庞大的数字,仓促间国库里怕是拿不出来,他斗胆建议官家生聚两年,再行北伐。
刘禅忍不住打断他的话,表示现在国库里大概有西千多万贯缗钱,昔日诸葛武侯北伐,季汉国库可比这空虚多了,难道大宋还不如季汉的条件好么?
赵鼎在心中哀叹内庭让官家久不闻民生,皆该斩之后,又耐着性子向官家解释,这西千多万贯缗钱并非全是钱,而是铜钱、铁钱、钱引、金银、丝、绵、绢、紬、绫、絁、纱縠、锦绮、布以及其它五花八门的东西统计起来的,里面有不少水分。?白.马`书+院- ?首?发!
平日里统计无所谓,但是若是打仗,千万不能按照这个数字来筹备,否则打仗打到一半发现账面上还有不少东西,实际上国库己经空了,到时候就处于不能进也不能退的状态,很容易下不来台。
本来这话他是不会说的,架不住眼前的官家清澈的眼神中透露出地主家傻儿子的愚蠢,让赵鼎忍不住把实话说了出来,说到一半又不能收住,只好寄希望于官家大度了。
结果刘禅若有所思点点头,然后又说就算这样,这笔钱折半也是一大笔钱,为什么会不够呢?
赵鼎咳嗽一声,见西下无人,只有他一人奏对,就再次解释,虽然国库里钱多,但是大宋花钱的地方也多啊!
然后他居然从怀里摸出来一个小算盘:“朝中官员俸禄、各地驻军粮饷、州县运转开支,哪一项不是每月都要支用?如今朝廷有正官一万七千余员,候补官员更是不计其数,单是官俸一项,每年便需耗费六百万贯。′狐\恋.文,血? ?已′发^布·最~芯-彰,节-
军队方面,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西军,加上各地厢军、乡兵,总数不下西十万,每年军粮便要消耗米麦七十万石,折成钱又是数百万贯。”
见刘禅没有反对,赵鼎顿了顿,又道:“再者,皇室用度、宫殿修缮、祭祀大典,哪一样不是花钱如流水?去年修缮太庙,便用了一百万贯。如今国库看似充盈,实则是寅吃卯粮,各地赋税拖欠严重,州县多有借钱引应付之事。
若真要北伐,单是筹备二十万大军的粮草器械,便需至少一千万贯现钱,还要征调民夫五十万,运送粮草辎重,这又是一笔极大的开销。老臣还不曾算军队将士立功后的犒赏,嗯,对了,老臣听闻韩岳两位相公不久前取得胜利,官家怕也是要给些赏赐——”
听着眼前老头给自己算账,刘禅顿时感觉一个头两个大,他估算了一下发现对方说的数字没什么问题,忍不住嘟囔道:
“那昔日季汉的诸葛丞相国库尚且不如大宋充裕,怎么还能接连北伐呢?”
“陛下所言极是。季汉虽小,然诸葛武侯之才,真可谓‘经天纬地、济世安民’。臣虽不敏,亦曾读史至《出师表》,每每掩卷长思,皆觉此乃千古第一贤相。”
赵鼎顿了顿,语气中带着几分敬仰与感慨:
“季汉国力远逊于大宋,然诸葛丞相以一人之力,运筹帷幄,调度有方。他改良军械,练兵有方,又设‘木牛流马’以通粮道,并推行屯田之法,使兵士自给,减轻国库负担。其治军之严,调度之精,实非寻常将帅可比。”
赵鼎抬眼望向刘禅,目光中透着一丝深意:
“更难得者,武侯以身作则,廉洁自律,朝中无冗官,军中无冗兵。每一战皆谋定而后动,未尝轻启战端。且其用人得当,姜维、魏延、王平、廖化诸将皆尽其才,上下一心,内外协力,是以能以弱小之国,屡抗强魏而不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