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熙宁年间,东京汴梁城繁华依旧,街头巷尾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本文搜:33看书网 33ksw.com 免费阅读在这一片喧嚣之中,汴京府尹赵崇义刚正不阿的名声传得极远,深受百姓们的爱戴。他与妻子林氏夫妻情深,宛如一对璧人,家中育有三个孩子,长子赵启铭、次女赵婉如和幼子赵逸飞。一家人原本和和美美,尽享天伦之乐,可命运的阴霾却悄然降临。林氏在生下赵逸飞后不久,便染上恶疾,药石无灵,最终香消玉殒,只留下赵崇义独自面对生活的重担。
彼时官场腐败成风,不少官员为谋取私利,蝇营狗苟,无所不用其极。赵崇义却如淤泥中的青莲,清正廉洁,一心只为百姓谋福祉。他忙于政务,常常早出晚归,家中的孩子无人照料。在友人的牵线搭桥下,他续娶了孙氏为妻。孙氏进门后,生下女儿赵灵萱,这个孩子的到来,本应给家庭带来新的生机,却也成了一场灾祸的开端。
孙氏满心满眼都只有自己的女儿,一心盘算着如何让赵灵萱在赵家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更高的地位。每当赵崇义外出公干,她便露出尖酸刻薄的本性,肆意刁难赵启铭。每月的月钱被她克扣得所剩无几,还总是安排赵启铭去做各种粗重的活计。赵启铭自幼受父亲教导,为人孝顺懂事,他不愿让父亲为家中琐事烦恼,只能默默忍受着孙氏的欺压。孙氏行事极为谨慎,每次刁难赵启铭都拿捏得恰到好处,从不留下明显的把柄,让人抓不到她的错处。
有一次,赵启铭好不容易盼到了科举考试,这是他改变命运的重要机会。为了这场考试,他日夜苦读,满心期待能考中功名,为父亲争光。可孙氏却心生嫉妒,趁他不备,将他准备考试的书籍统统藏了起来。等到考试那天,赵启铭才发现书籍不见,心急如焚却又无计可施。最终,他因准备不足,在考场上发挥失常,名落孙山。看着榜单上没有自己的名字,赵启铭满心苦涩,却只能将这一切归咎于自己的命运不济,丝毫没有怀疑到孙氏的阴谋。
命运似乎对这个家庭格外残忍,厄运再次接踵而至。赵崇义在查办一起涉及多位高官的重大贪污案件时,遭到了贪官们的疯狂报复。那些贪官们买通杀手,设下重重陷阱,赵崇义在一次外出途中,不幸遭到暗杀,当场身亡。消息传来,整个汴京为之震惊,百姓们悲痛不己,而孙氏却在暗中窃喜,她觉得自己的机会终于来了。
孙氏迫不及待地叫来年仅十二岁的赵启铭,脸上装出一副悲痛欲绝的样子,假惺惺地说道:“铭儿,你父亲一生为官清廉,刚正不阿,却遭奸人所害,如今尸骨未寒。你是家中的长子,按照规矩,理应去将他的遗体带回,也好让他入土为安呐。”赵启铭自幼身体孱弱,又长期遭受孙氏的欺压,营养不良,身形十分单薄。让他去千里之外的案发地带回父亲的遗体,这无疑是将他往绝路上推。
赵婉如和赵逸飞得知此事后,心急如焚,连忙跑出来想要替哥哥去。赵婉如满脸焦急,眼眶泛红,恳切地说道:“母亲,哥哥身体不好,让我去吧,我一定能把父亲的遗体平安带回来。”赵逸飞也在一旁用力点头,拉着孙氏的衣角哀求道:“母亲,我也不想让哥哥去冒险,就让我和姐姐一起去吧。”孙氏却一脸不屑,不耐烦地挥了挥手,冷笑道:“女儿家就该在家中操持家务,相夫教子,幼子也该专心读书,将来考取功名。这种抛头露面的事,还得靠长子,你们就别多管闲事了。”
赵启铭无奈之下,只能强忍着心中的悲痛和恐惧,收拾行囊,踏上了这充满艰辛的旅程。他一路风餐露宿,忍饥挨饿,不知经历了多少艰难险阻。有时候,他在荒郊野外迷了路,只能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地度过一夜;有时候,他身无分文,只能靠乞讨来换取一点食物和水。但他心中始终怀着对父亲的思念和敬意,凭借着顽强的毅力,一步一步朝着目的地前行。
赵启铭走后,孙氏便开始实施自己的下一步计划。她西处打听,将赵婉如许配给了一个品行恶劣的浪荡公子。这个公子整日游手好闲,吃喝嫖赌样样俱全,名声极差。赵婉如得知此事后,惊恐万分,坚决不从。她哭着跪在孙氏面前,苦苦哀求道:“母亲,求您不要把我嫁给那个人,他不是什么好人,女儿不想跳入火坑啊。”孙氏却不为所动,冷冷地说道:“这门亲事己经定下了,由不得你不同意。你嫁过去之后,好好伺候夫家,也能为赵家带来一些好处。”赵婉如不肯屈服,孙氏便恼羞成怒,对她拳脚相加,将她打得遍体鳞伤。赵婉如只能躲在房间里,暗自哭泣,心中充满了绝望。
一年之后,赵启铭历经千辛万苦,终于背着父亲的遗体回到了家中。街坊邻居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