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抓犯人,各时空的百姓们还在津津乐道,首到看到新帖子,才逐渐止住话题。*6′1·看~书,网· ?免\费\阅?读\
{历史上,韩信在哪个皇帝手下能善终?}
这问题的确是把不少人问到了,有人闭目沉思、有人摇头叹息。
“这,也许唐太宗吧,应该不会杀他。”
“韩信这人,在老夫看来,在任何一个皇帝手下,都没什么好下场。”
......
秦朝
军营里,韩信看着周围一众将士们对他的打量很烦躁,练武也练不下去了,干脆找了个安静的地方坐下,准备看看后世人怎么说他的。
樊哙和卢绾也不管他,因为他们和刘季关系好,自然免不了被韩信迁怒,所以他们在军中的关系也没多好。
扶苏这段时间也是接触过韩信几次,如今的韩信还年轻气盛,可能是后世人说他是兵仙,所以他整个人显得有些自傲,这个话题若是能让他改改性子倒是好事。
见光幕上提到韩信,嬴政也想到了这家伙,他会给韩信表现的机会,但若是他有野心真的想做诸侯王,那再有本事也不会留,对任何人都是如此。
刘季两口子心情不好不坏,因为历史上杀韩信一事,他们和韩信的关系都不好。
萧何摇头苦笑,韩信可还记恨着他。
汉高祖时期
刘邦看到这个话题还来了精神,他倒是不怕别人批评自己,就想看看谁能让韩信善终。
在自己地盘上呆着的韩信,最近这段时间过得都很沉寂,历史上的死给他当头一棒,现在也不再想有的没的,如今看光幕上提到自己,还有些忐忑不安呐。
就在这些人抱着各种复杂心态下,刘晓希也找到了网友们的看法,分享给祖辈们吃瓜。
{网友一:没有吧,即便是李世民这种比较大度的皇帝,也不见得能容忍自己的地盘上有一个异姓王。
试想一下,韩信要是打下南边要求朝廷给他封王,李世民会怎么想?
况且李世民本就喜欢和手下打配合,如果他制定好计划,自己和韩信左右夹击对手,结果韩信没到,导致自己失败,他会是什么想法?
侯君集还只是放任士兵劫掠就被丢进了大牢里。
但韩信呢,一方面希望主公待自己如国士,另一方面,对待主公又跟商人小贩一样计较,李世民能忍得了?}
李世民坚定不移的摇头,虽然还不清楚侯君集是怎么回事,但韩信,他本就缺乏为臣之道,自己还不懂得收敛,问题也不小。
秦朝
虽然这里说的是李世民,但嬴政很清楚,要是自己那更不可能给韩信封王,即便是儿子们都还是公子身份,再来分封这一套,灭六国就成了无用功。
不过说到这里,嬴政也不免想到了王翦,这位老将军的人情世故可强多了。_h.u?a′n¨x`i!a¢n¢g/j`i!.+c~o^m+
被惦念的王翦,现在的日子就在家喝喝茶、看看光幕八卦,指导一下孙儿兵法,他年纪大了,朝堂的事情一般是能避免就避免。
看着要忙着去军营的王离,王翦也没忘提醒一句,“看到了吧,功高盖主要不得。”
“知道了祖父。”
......
当然相比起其他人的看热闹,作为当事人的韩信,有些难受、还有些不服,但还是按捺下性子听。
当然扶苏是真的希望韩信可以多听多看,对于人才他是很珍惜的,也不希望他陷入死胡同。
汉高祖时期
刘邦看着光幕还感慨了一番,“这些年一路走来,若是大伙儿都能安享晚年当然最好不过,就是人总是复杂的。”
刘太公、刘盈他们听到这话,自然明白是什么意思,他们也知道儿子/爹难做。
韩信郁闷的拿起酒壶就往嘴里灌酒,被后世人的话打击到了,他难受,身边的下属们想安慰他吧,却都被赶了出去。
他现在烦得很,更不想听到身边叽叽喳喳。
......
民间
各朝的百姓们也在叹息,毕竟韩信的军事能力真不错。
“若是韩信能变通一些,应该能活得久吧。”
“如果连唐太宗都容不下他,那还真难搞了,这要遇到明太祖,那岂不是更要完。”
“韩信主要是年轻气盛,如果他年纪大点,想必会收敛一下吧。”
......
{网友二:反正他在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手下都善终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