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丝路小说网 > 晋察冀小民兵 > 第33章 剿匪进行时(一)布置侦察、王虹到刘庄

第33章 剿匪进行时(一)布置侦察、王虹到刘庄

从赵大明家回来,赶在饭前将刘华、孙柱叫进屋,将赵大明说的遇袭的过程说了一下后:“如果明天就你们俩去李家台那片以收山货的名义打听下那股土匪的消息,有问题吗?”

两人互相看了看,孙柱有点犹豫,刘华倒是很有信心:“哥,应该问题不大,毕竟跟你干了这么多天了。搜索: 今晚吃鸡 jinwanchiji.com 本文免费阅读”

“还是按我嘱咐你们的,宁可多问几个人,也不要引起人的怀疑。你只是和人闲聊,让人主动帮你解惑。点滴消息汇总起来就是大消息。这条路如果总有土匪早就有消息传出来了,所以我判断赵叔那天是意外,你们的安全问题应该不大。但还是都戴着把手枪。有不安全的迹象先回来。能跑就跑,跑不了,就让他们来通知我去赎票,千万别硬撑。你们的安全是第一位的,明白了吗?保命是第一位的。”

见两人都坚定的点头说:“明白了。”

三人详细覆盘了下行动路线、聊天的话题、切入土匪问题的借口、出现意外的应对方法。最后商定由赵大明送他们到李家台,下午太阳落山前去接他们回来。不行就第二天再去。

最后刘铭盯着两人:“你们俩一定记住了,多走多听,不要过于刻意。一天打听不到就两天,反正咱们也要把刘庄收山货、换山货的消息传出去。不着急,注意安全。”

听着这个比自己大不了两三岁的大哥絮絮叨叨的说着安全、安全,有点烦,但真的暖心。只能是点头称是。

雏鹰总要自己展翅高飞,放手吧。

当天晚上的七家大聚餐上,赵大明宣布后天上午八点钟,保安队面向刘庄、古井十五岁至二十岁的年轻男女招新队员,初选二十人,最终招收十人。请大家明天将消息散播出去。

刘铭顺势请西位婶子明天上午去趟古井找亲友们传递下消息。请王大春明天找下刘老忠,通知一下刘庄的各家家长。

第二天上午刚吃完早饭,张富贵和王大春就过来了,汇报了两人负责的项目进展:

水库正在夯实库底,明天开始砌库坝。共新增了三十三块,二十二亩多山地。刘老忠计划后天在参加修建水库的这些家中公开叫价,价高者得,让王大春问刘铭是否想参加。刘铭想了想,决定既不参加竞价,也不出席活动了,但让他找通知赵大明、刘华妈和孙柱妈,让他们三家参加,需要的钱他先垫着。

渔塘项目,己筑好漫水坝,正在建桥。完工后需要十天后才能将水道改回来。

麦田的返青水昨天浇完了,王大春的姑娘王秀芳在负责盯着苗情变化。

保安队的房子张大山的另一部分人己开始夯实地基了,石头、白灰、砂子都准备好了。最快十天后就能上梁。

刘铭又问了几个具体问题,就打发两人继续盯着项目去了。

总的看,进度在预期内,加上自己的白灰厂的投入,1000块大洋也应该够用了。

把小婵叫过来,问起报帐情况,仍是一塌糊涂,两位大叔记的账有时自己都看不懂,总有小的出入。只有村口摊位的流水帐和盘库真的执行了,但时不时的就有算错了账的。

不着急,一步一步来吧,既然识字问题成了最大的拌脚石,自己的突击效果不明显,那就开始扫盲。

刘铭叫上张富贵的大儿子张大山,赶着骡车去了县城。

提到扫盲,由于日本德国的强国先教育的先例在,在这个时期许多人都在干,并不是太出格的事。比较出名的先有二十年代晏阳初先生搞的平民教育,后有建国后的全民扫盲。

晏阳初先生是西川巴中人,1890年出生,1913年就读于香港圣保罗书院(香港大学前身),后转美国耶鲁大学,主修政治经济。

1920年,晏阳初回国后首先在上海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智育部主持平民教育工作,期间编制刊行了《平民千字科》等教材。

1922年晏阳初发起全国识字运动,号召“除文盲、做新民”。3月他转到湖南长沙组织平民教育讨论会,并在长沙推行他的《全城平民教育运动计划》。

1923年在长沙获得成功的晏阳初来到北京,于3月26日组织成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任总干事。平教会成立后先后在华北、华中、华东、华西、华南等地开展义务扫盲活动。

随着平民教育运动的开展,晏阳初逐渐认识到中国的平民教育重点在农民的教育,平教会设立了乡村教育部,经历了两年的实地调查,平教会选择河北定县作为平民教育的实验试点。

1926年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