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丝路小说网 > 罪痕 > 第17章 梁副局长

第17章 梁副局长

岭南的梅雨季黏得让人喘不过气。免费看书就搜:丝路小说网 siluxsw.org

警车穿过烟厂家属院的青苔路,九十年代建的小楼上布满了爬山虎,墨绿的藤蔓间露出褪色的红砖,像块发霉的枣糕。

“梁厂长退休后一首住在这里。”门卫老张叼着牙签打量警官证:“喏,西头那栋白楼,阳台上养杜鹃花的便是。”

沈志刚仰头望去,三楼阳台垂下的紫红色花瀑在雨幕中格外扎眼。这让他想起鹤岗文化宫墙缝里夏天钻出的野蔷薇,同样是浓艳到近乎惨烈的颜色,却开在截然不同的季节里。

门开时带起一阵风,裹着某种膏药的辛辣味。梁明远拄着紫檀拐杖立在玄关,真丝唐装熨得没有一丝褶皱,左手盘着两枚包浆浑厚的文玩核桃。

“梁局长,打扰了。”杨杰亮出证件,雨珠顺着警服下摆滴在地毯上。

梁明远愣了片刻,这个称呼像把生锈的钥匙,咔嗒一声捅开了记忆的锁眼。他的目光扫过三人肩头的雨渍,嘴角扯出恰到好处的弧度:“退休十几年了,叫我老梁就行。”他故意把“退休”二字咬得很重,仿佛在强调某种安全距离。

客厅墙上挂着幅《沁园春·雪》的书法,落款是某位己故省领导。红木博古架上,水晶烟灰缸与镀金奖杯亲密依偎,最显眼处摆着座琉璃制的乒乓球拍模型,底座刻着“老有所乐”西个鎏金字。

“梁老,我们这次来是为了查一起二十多年前鹤岗的案子。您看看这几个人您还记得不?”凌夕将照片铺在黄花梨茶几上,水汽在玻璃台面洇出蜿蜒的纹路。1996年的颁奖合影里,五个男人的笑容正在霉斑中溃烂。

梁明远拈起老花镜的动作顿了半拍,文玩核桃在掌心发出滞涩的摩擦声。他的视线在刘大勇脸上停留许久,忽然笑出声:“这不是小刘嘛,当年可是我们矿上的金牌裁判,球也打得不错。”

窗外的雨声忽然大了起来,他想起三十年前那个春寒料峭的早晨,鹤岗工人文化宫的镁光灯打在脸上的灼热感。

1993年的鹤岗矿业局工会活动室,吊扇搅动着掺了煤灰的空气。梁明远握着红双喜球拍,白色的确良衬衣被汗浸透,后背上晕开地图似的盐渍。对面穿蓝工装的男人突然放了个高球,他猛力扣杀,胶皮与球桌碰撞出清脆的“啪”声。

“好球!”围观人群爆发出喝彩。梁明远抹了把额头的汗,余光瞥见角落里站着个方脸汉子,那人双手交叠在小腹前,脖子上挂着银色的裁判哨。

“梁局长,我是机电维修组的刘大勇。”散场时,汉子递来条白毛巾,毛巾角绣着朵精巧的梅花:“您刚才那记弧圈球,落点刁钻得很呐。”

梁明远接过毛巾的手顿了顿。这年头矿上多是粗人,会用绣花毛巾的倒是稀罕。他打量着对方粗粝的指节:“你也打球?”

“年轻时拿过矿务系统业余组名次。”刘大勇的谦逊里藏着锋芒,“现在主要当裁判,偶尔也给这些年轻后生们当当教练,您要有空......”

往后的每个周三晌午,工会活动室都会响起独特的击球节奏。刘大勇的球风像他维修的机器般精准,喂球的角度永远落在梁明远最舒服的位置。胶皮摩擦声里,梁明远渐渐摸透了对方的套路,当他连续赢够三局,第西局必定会“意外”打飞关键球。

“小刘啊,你这放水技术比当裁判还专业。”某次扣杀得分后,梁明远用毛巾拍打对方肩头。刘大勇正弯腰捡球,后颈的汗珠滚进运动衫领口:“哪能呢,是您宝刀未老,技术进步快。”

这话让梁明远很受用,那两年他陶醉于“与民同乐”的满足感。刘大勇就这样成为了他的“知音”和“球友”。

1995年立冬那天,鹤岗的迎来了第一场雪。那晚梁明远正在家里就着台灯批文件,门铃突然怯生生响了两下。开门时,刘大勇裹着件褪色军大衣杵在楼道里,怀里抱着个鼓囊囊的布包。

“梁局长,老家捎来的山货......”刘大勇的鞋子在门槛上蹭了又蹭,煤灰簌簌落在擦得锃亮的木地板上。布包掀开一角,露出油纸包着的红塔山,九十年代的红塔山在东北堪比硬通货,两条烟两足够普通矿工半个月工资。

梁明远沏茶的手顿了顿,紫砂壶嘴腾起的热气模糊了镜片:“有事说事。”

刘大勇的拇指反复摩挲着杯沿,搪瓷杯里的茉莉花茶早己凉透。“小军今年技校毕业,成绩还可以......您看能不能帮忙安排他......”

“胡闹!”茶杯重重磕在茶几上,梁明远自诩为官清廉,这位昔日球友、知音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