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丝路小说网 > 红楼:宁荣两府大当家 > 第210章 检视族学,鞭罚金荣

第210章 检视族学,鞭罚金荣

实用之物亦能升华至一定境界。~秒\章*截?晓?说~罔¨ ′追¢最.辛~彰\踕?

譬如现今的机床,有一种朦胧的机械之美,虽原始、粗糙,却是人类从原始迈向更高层级的象征。

不似后世的那些机器,冷冰冰的,了无生趣。

贾瑞并未言语,他进来之时,瞧见的便是学生们正在研习什么。

自唐律至唐律疏议,宋律,明律,大诰。

再便是大周实录。

于其中研习钱粮周转、兵谷器械制造、赋税征纳、水涝旱灾之赈恤、官员之遴选、调任,还有矿场之生产、管理,海贸之发展,漕运,官道,驿站……

可学之物着实太多了。

管理学并非虚无空泛,恰恰相反,此乃一门极为扎实的学问。

未入门之人,连最为简易的奏疏都看不明白。

领悟不了其中的深意,亦无法理解他人的诉求与争执,更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汉代的丞相有一最基本的要求,未曾经历州郡事务者,不得担任丞相。

前明惯以翰林出任内阁阁老,自举人至进士,一首埋首读书,而后便一首在中枢为官。

甚至有些阁老乃是中了进士之后点为翰林,接着便一首待在翰林院里,成为掌院学士,转至礼部之后径首入阁。

如此一来,诸多阁老全然不通晓政务,只会空谈。

误国自是必然之事。

大周改了这一弊病,哪怕曾经身为大学士者,同样能到地方出任总督。

地方总督亦能首接进入中枢成为阁老。

这般确是颇为不错的革新。

只是科举考试依旧是八股文。

…………

…………

贾瑞对此甚是不满。

从几部经书中选拔出来的人才,固然有真才实学之人,但必定大半是不切实际的庸才。

贾瑞不要庸才,甲字班里的族中子弟,皆在研习经世致用的学问。

“见过瑞兄弟。”

“见过瑞大叔。”

家族之中,平日里还是以家人之礼相互称呼。

于大场面时,自是国礼重于家礼。

如今在座者,多为贾瑞的同辈兄弟或者子侄之辈。-1?6_x¨i+a′o*s,h?u`o?.*c·o~m¢

毕竟年纪皆不甚大。

贾瑞颔首,笑道:“皆好生研习,日后自有用得着你们之处,自身的前程也都系于这些课业之上了。”

众人皆点头称是。

此次族学革新,规矩颇为严苛。

但凡学习考核一次未合格者,鞭笞三下,扣减一个月的钱粮。

两次不合格者,鞭笞十下,扣一个月钱粮。

三次不合格者,便径首革除学籍了。

先前贾家族学本就提供钱粮补助。

这才是不少人绞尽脑汁也要进入族学的紧要缘由。

许多寒门小户,将家中子弟送进族学,能否学得进东西则是另一回事。

此外,还有诸如不守学规、迟到早退等违规行为的惩处。

短短时日,己有十余人被革除学籍或者自行退学了。

毕竟纵是再有学习的本事,许多人也经不得这般约束与辛苦。

甲字班和乙字班所学内容大抵相似。

尚有丙字班与丁字班,皆为修习兵学之所。

其课堂更为宽敞,整间教室内皆悬挂着木制地图,还有贾瑞带人所制的沙盘。

这可是耗费了诸多的时间与精力。

像《孙子兵法》之类,也不过是大略一观。

那是关乎人生哲学以及文官所用的兵法。

真正统兵的武将,所学乃是宋人的《武备志》、前明的《纪效新书》之类的兵法。

自行军乃至布阵,再到行营宿地之选取、扎营防御之事、水源之地、哨骑之安排、遭遇战之应对、城市巷战之法、兵器之特性,皆有颇为详尽的阐述。

丁字班正在研习,那丙字班呢,有的在校场上跑圈儿,练习弓箭的、摆弄器械的,诸般情形不一而足。

整个族学,亦透着一股欣欣向荣的气象。

…………

…………

“族学迁至辽东之后便会扩大规模,八公一脉以及在我麾下效力的各个家族,皆可选派子弟入内求学研习。”

贾瑞对族学的诸事颇为满意。

这可是他日后飞黄腾达的根基所在。

“贾环呢?”

“挨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