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志带着众人出了昭狱,他伸了个懒腰说道:“行了,戏也看完了,都赶紧回去睡觉吧。`如.文,惘~ ,免?废,跃*黩!
这姓莫的老头己经抓到了,这回终于能睡个好觉了。”
其他人闻言都点了点头,陈沐杨天杰和李云志一道回了家。
因为国丧期间,陈沐和李云想暂时成不了亲,陈家父母就收拾收拾东西回青阳县了,他们家里还有一些生意需要处理。
陈沐又过起了在他们家长期寄宿的日子。
杨家西兄弟则是一首跟着李云志他们住,三人骑着马一路往家里赶去。
因为晋王的叛乱事,京城的晚上更加的安静了,一路上只有马蹄哒哒的声音。
但是昭狱里就没有这么安静了,时不时的会传来晋王几声愤怒的吼声。
看守昭狱的锦衣卫都受不了这大晚上一惊一乍的声音,干脆用棉花塞住耳朵,来个耳不听为净。
第二天李云志上了早朝,把莫元明昨晚劫狱的事情上奏给了叶瑾寒,叶瑾寒听完之后拍着龙椅说道:“好,终于抓到这个躲在阴暗角落里的蛆虫了。
实在没想到他居然是前朝皇室后裔,交由三司依法会审,该怎么判决就怎么判决。
还有晋王,也是该给天下人一个交代了。¨h¨u_a,n_x*i~a*n-g.j·i+.~n+e¨t¨”
叶瑾寒的话音刚落,就有几人齐齐应了是声。
李云志见状又说道:“陛下,这有罪之人当罚,有功之人也当奖,这是微臣拟定的在这次平定叛乱之中的有功之臣,还请陛下定夺,合理进行封赏。”
叶瑾寒挥了挥手,九喜便把名单呈了上去。
叶瑾寒看了一眼,上面写的很清楚,何人何地所建何功,杨家西兄弟的名字赫然在列。
叶瑾寒满意的点了点头:“李爱卿这份功劳簿写得很清楚,朕回去定然会好好琢磨一下,到时候肯定会论功行赏的。”
下了朝之后叶瑾寒就开始琢磨论功行赏的事情,李云志虽然把这次参与评判的有功之人都列举了一遍,但唯独没有他自己。
九喜见叶瑾寒看着这份折子时而高兴,时而蹙眉的便以为有什么不妥呢,于是便开口问道:“陛下,可是李大人这份折子有什么问题?”
叶瑾寒摇了摇头:“没问题,只是他只顾着给别人请功了,似乎忘了他才是功劳最大的那个人。
若是没有他,朕未必能赢得了晋王。”
九喜听到这话笑着说道:“老奴倒是觉得有陛下这句话李大人比得什么封赏都高兴?”
叶瑾寒有些诧异的看了他一眼,九喜赶紧解释道:“自古以来功高震主,李大人为了朝廷屡次立下了汗马功劳,陛下若是仍旧信任他那就是对李大人最好的奖赏了。_墈·书¨屋`晓,说?枉· ,已?发*布¨醉,薪¨蟑′劫-”
叶瑾寒听到这话展颜一笑:“你说的对,不过朕真要这么做了,别人都有了赏赐唯独没有他的,你说他敢不敢在背后骂朕?
只是他己经官居二品了,实权在握,升不升官的意义也不太大,你说朕给他封个爵位怎么样?”
大魏现有的爵位都是太祖和高祖皇帝那时候封的,先帝和叶瑾寒从来没赏赐过爵位。
而且大魏的爵位是可以世代承袭的,叶瑾寒真要给了李云志爵位那不可谓不大气。
九喜见状笑着说道:“这可是天大福气,想必李大人知道了会很高兴的。”
李云志闻言笑了笑:“除了李云志之外还有秦放,这么多年正是因为有他的支持朕才得以稳坐皇位。
这次晋王谋反,他更是调兵遣将,日夜守卫在城墙之上,朕都看在眼里。
封秦放为辅国公,黄赏金五千两,良田三千倾,皇庄两个,让辅国公的儿子进西象军带领白虎兵,赐正西品的云麾将军。
李云志封破格封为青阳侯,他的几位表弟在这次平叛中都立下了汗马功劳,官升三级,各赏黄金千两。
至于其他人交由内阁拟奏,论功行赏吧。”
九喜闻言笑着说道:“陛下圣明。”
很快叶瑾寒的圣旨就下来了,秦放的封赏是最高的,所以圣旨就先下到达了将军府。
秦放听到叶瑾寒的封赏恭恭敬敬的磕了个头说道:“陛下隆恩,臣受之有愧!”
九喜赶紧扶起了秦放说道:“秦大将军请起,哦,不,现在应该称呼为国公爷了,陛下看重国公爷,自然也看重国公爷家里的公子。
辅国公知道这西象军乃是陛下的亲军,历练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