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寨之中,辛弃疾正安坐帐内,面前摆着一副沙盘。他神色从容,仿佛外面震天的喊杀声与他无关。
"报!"一名斥候匆匆入帐,"北玄军己攻至营前,约有三万人马!"
辛弃疾轻轻点头,手指在沙盘上轻点:"让赵平按计而行。"
营寨前方。
赵平一身重甲,手持长枪,胯下骏马嘶鸣。他身后,五千神威军将士严阵以待,每个人都穿着神武军的甲胄。
"兄弟们!"赵平一声大喝,"今日我们就让北玄军见识见识,什么叫神武军之威!"
"杀!"
随着一声令下,五千将士齐声呐喊,声震山谷。营门大开,神威军如同出笼的猛虎,迎着北玄军冲杀而去。
双方骑兵率先接触。
"锵!"赵平手中长枪横扫,将一名北玄骑兵挑落马下。他胯下战马长嘶,前蹄高扬,踏碎了另一名敌军的胸膛。
"给我杀!"
神威军将士奋勇向前,与北玄军展开激烈厮杀。刀光剑影中,喊杀声不绝于耳。鲜血在阳光下闪着刺目的光芒,染红了大地。
薛岳在高处看得真切,这支"神武军"果然悍勇。虽然只有五千人,却能与自己三万大军抗衡,丝毫不落下风。
战场上,赵平一边指挥将士们且战且退,一边不断组织反击。每当北玄军压上来,神威军就会突然爆发一波猛攻,将敌军逼退。
鲜血在甲胄上溅射,刀光在阳光下闪烁。喊杀声、马嘶声不绝于耳,混合着兵器碰撞的铿锵声,回荡在山谷间。
"将军!"一名亲兵策马来报,"晋海府的神威军主力己经启程北上!"
赵平点头,继续指挥军队有序后退。这正是他们的目的 - 让北玄军亲眼看到神威军主力调动的痕迹。
薛岳立于高处,看着敌军且战且退的姿态,不由皱眉。这支军队虽然只有五千人,却丝毫不显慌乱,反而打得有条不紊。
更重要的是,他己经得到消息,晋海府的神威军主力正在北上。这支所谓的"神武军",恐怕就是接应神威军主力的...
"不要追击了!"薛岳一声令下,"列阵以待!"
营寨中,辛弃疾听着远处的喊杀声渐渐平息,嘴角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
这一仗打得恰到好处,既展现了军威,又让对方看到了神威军调动的迹象。
秦战,就让你继续观望吧...
正午时分,烈日当空。
"全军压上!"薛岳一声令下,三万北玄军分三路推进。中军万人方阵由薛岳亲领,两翼各有万人,骑兵打头,后方是密集的弓箭手阵列。
赵平立于阵前,麾下五千神威军列成玄龟阵。前排盾牌手肩并肩而立,盾与盾之间严丝合缝;第二排是长矛手,长矛从盾牌间的缝隙伸出;最后是弓箭手,严阵以待。
"放箭!"
北玄军的箭雨遮天蔽日。神威军盾牌手动作整齐划一,巨盾举起的瞬间,形成一道坚不可摧的盾墙。箭矢落在盾牌上,发出密集的撞击声,如同冰雹打在瓦片上。
"反击!"
趁着对方换箭的间隙,神威军的弓箭手探出盾牌。虽然人数不及对方,但每支箭都瞄准了敌军阵型的薄弱处。一轮齐射,就有数百北玄军中箭倒地。
北玄军的骑兵率先冲至阵前。赵平一声令下,原本密不透风的盾阵突然裂开数道缝隙,长矛手从中突出。无数长矛如同丛生的荆棘,迎向敌军骑兵。
战马的嘶鸣声中,数十名骑兵被挑落马下。后续冲锋的骑兵来不及收势,又被自己人绊倒。转眼间,阵前就倒下了数百骑兵。
"中军压上!"
上万北玄步卒蜂拥而至。神威军的阵型再次变化,化整为零,分成数个小型方阵。每个方阵都是一个独立的战斗单位,进退自如。
赵平提枪上阵,所向披靡。他一枪挑翻一名敌将,顺势横扫,又扫倒三名敌卒。胯下战马长嘶,前蹄翻飞,将冲上来的敌军踏于马下。
神威军将士个个悍勇,即便面对数倍于己的敌军,也毫不退缩。刀枪碰撞声不绝于耳,鲜血在阳光下闪着刺目的光芒。
"变阵!"
随着赵平一声令下,数个小方阵突然合围,将冲入其中的北玄军切割包围。长矛如林,刀光如电,顷刻间就将这支敌军绞杀殆尽。
战至申时,双方都己杀得筋疲力尽。神威军虽然伤亡不小,但军心不乱,战意不减。反观北玄军,虽然在人数上占据绝对优势,却始终无法突破对方的防线。
"鸣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