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丝路小说网 > 重生1976,从送来知青媳妇开始! > 第164章 他想吞,也得看他有没有那么好的牙口!

第164章 他想吞,也得看他有没有那么好的牙口!

县里办公室的笔杆子,见多识广,能不能麻烦您,帮我们从县图书馆或者农业局那边,协调一些关于食用菌种植、病虫害防治、土壤改良之类的专业书籍?越多越好,越专业越好。”

韩东升心想,要几本书而已,小事一桩。还能显得他支持工作。

便一口答应下来:“没问题,我明天就回县里一趟,帮你们落实。”

韩东升走后,赵卫国有些不解:“凡哥,你真要把技术教给他们啊?还要那么多书干嘛?咱们那些土办法,书上可没有。`j^i`n*j′i*a¢n-g/w?x-c¨.,c`o~m\”

叶凡神秘一笑:“山人自有妙计。这些书,是给咱们自己人看的。尤其是给如霜,她那股钻研劲儿,正需要这些养料。”

这几天,柳如霜确实遇到了一些难题。

叶凡之前交给她的任务,是让她尝试绘制黑山屯周边更详细的地质构造简图,并特别关注黑风口一带的岩石类型和分布。

她把叶凡从江城带回来的那几本《地质学概论》和《矿物学入门》翻了又翻,笔记做了厚厚一本,但很多地方还是似懂非懂。

“凡哥,你看这里,”柳如霜指着自己画的草图上,黑风口附近的一处标记,“我根据书上说的,还有上次咱们去看到的,感觉这里的岩石,除了咱们之前发现的赤铁矿和黄铁矿,好像还有一种……一种叫‘矽卡岩’的东西。书上说,矽卡岩是形成多种金属矿床的有利围岩,特别是铜、铁、钨、锡这些。”

叶凡接过草图,又拿起放大镜,仔细观察着柳如霜从那一带偷偷采回来的几块小矿石样本。

其中一块深褐色的石头,断口处呈现出不规则的粒状结构,隐约可见一些黄绿色、浅褐色的斑点。

“嗯,你观察得很仔细。”叶凡眼中露出一丝赞赏,“这确实很像矽卡岩的特征。如果黑风口一带有矽卡岩型矿化,那价值可就非同一般了。不过,要确定是不是,还需要更专业的鉴定。可惜咱们现在条件有限。”

柳如霜有些兴奋,又有些苦恼:“是啊,要是能有更专业的书,或者能请个真正的地质专家来看看就好了。”

叶凡拍了拍她的肩膀:“别急,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韩秘书这次回去,会帮咱们弄一批专业书回来,到时候你就有得啃了。至于专家嘛……咱们黑山屯,将来或许也能培养出自己的地质专家。”

柳如霜看着叶凡鼓励的眼神,用力地点了点头,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韩东升果然效率很高,两天后就带着一大摞崭新的、还散发着墨香的专业书籍回到了黑山屯。

有《普通地质学》、《构造地质学》、《矿物鉴定手册》,甚至还有几本关于矿床开采和选矿的初步读物。

柳如霜一看到这些书,眼睛都直了,像饿狼扑食一样扑了上去,一本本抱在怀里,爱不释手。

“韩秘书,太感谢您了!这些书对我们太有用了!”叶凡也表现出由衷的感激。

韩东升看着他们那副如获至宝的样子,心中暗自得意,觉得自己的策略开始奏效了。

他并不知道,这些书,正中叶凡下怀。

黑山屯的“食用菌种植技术培训班”很快就办了起来。叶凡亲自担任“主讲”,李金虎、赵卫国,还有厂里几个技术骨干都成了“学员”。

韩东升也每天都来“旁听指导”。

叶凡讲课,确实是“毫无保留”。

从菌种的选育、培养基的配制、灭菌、接种,到出菇管理、病虫害防治,每一个环节都讲得细致入微。

他还结合黑山屯的实际情况,分享了许多“土办法”、“小窍门”。

韩东升听得很认真,笔记也记得密密麻麻。

他发现,叶凡讲的这些东西,确实有独到之处,很多都是书本上学不到的经验之谈。

然而,几天听下来,韩东升渐渐感觉有些不对劲。

叶凡讲的,确实都是真东西,但似乎……又都是一些可以公开的“表面功夫”。

涉及到最核心的菌种培育的某些关键参数,或者培养基中某种特殊添加剂的配比,叶凡总是巧妙地一语带过,或者用一些模糊的词汇来形容,比如“适量”、“少许”、“凭经验掌握”。

当韩东升试图追问这些细节时,叶凡就会一脸歉意地说:“韩秘书,这些东西,确实有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主要是靠长期实践积累的手感和经验。我们也在努力把它数据化、标准化,但这需要时间。”

旁边那些“学员”,比如李金虎和赵卫国,还会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