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的时候,陆鸣带着队伍来到了靠近总部的一个村庄。
他让大部分人留在一营所在的占家庄等候。
自己只带着青苗和几名护卫进入了指挥部核心区域。
会议室里,领导们正在讨论关于未来改革的方向。
同时也在分析当前与敌人的斗争局势。
“这段时间敌人在太平洋战场上损失惨重,很多驻守在我们这里的兵力都被调去支援。”
“况且他们来自那么一个小岛国。”
“人力资源极其有限,现在在华北的一些敌军要么是从前线撤退回来的临时组织起来的,要么是退役老兵或是十几岁孩子。”
“对,敌人确实己经不如以前那么强大了。”
“正是基于这点,我们的战略很明确:拖住敌人,尽可能避免与其正面交战。”
“我们可以消耗七八年时间没关系,但他们耗不起。”
“只要坚持下去,最终胜利肯定属于咱们。”
几位首长谈得十分投机。目前的情况己经很清楚了,在华夏土地上共有西大势力存在。
除了鬼子以外,还有央军、晋绥军队以及我们八路军。
虽然名义上三家共同抗敌,但实际情况变化很大。
目前看来,设备最先进还是央军;而我们这边的物资条件最差。
但从实际战斗力来看,最强的要数八路军无疑。
经历长期艰苦卓绝斗争后的战士们经验丰富、训练有素,
以这些骨干为基础组建队伍,并实行全民参与的游击战术,
不但战斗力强,且深受百姓支持,成了鬼子的眼中钉肉中刺。
“看样子当年制定的那个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方向是对头的。”
“我们确实在往好的方向发展啊。”
正聊得起劲儿时,门口的哨兵进来报告。
“报!”
“老总,民兵团团长陆鸣前来觐见!”
一听陆鸣亲自来到这里,老总觉得意外。
在整个集团内部来说,这小伙子很少来总部。
想要见一面都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这次竟然是他自己主动来的。
“让他进来。”
“我告诉你们呐。”
“我们最早将民兵力量充分利用起来的就是眼前这位年轻人陆鸣了。”
“我当时特别信任他,给了很大自由度放手让他去做。”
“不知道这次会不会带来好消息呢?”
按照指示,卫兵出去领人进来。
很快,陆鸣就进门向诸位首长敬礼致意。
“老总,各位首长!”
“嗯,气色不错嘛,看上去很有精神。”
“说吧,这次过来找我啥事啊?”老总笑着问道。
闻言,陆鸣回答:“老总,我想和您聊聊民兵团的事。”
“哦?什么事?”
“嘿嘿,还记得咱们之间定下的君子协议吗?”
“记得。”
老总微笑地点了点头。
“您以前提过,只要我们民兵队有能力壮大自己,等我能凑齐一个团的人马就让我做团长,要是有一个旅,就让我当旅长。”
“我今天来这儿,就是向您汇报说我己经达到了旅的标准了。”
陆鸣这话一出口,在场的领导们包括老总都吃了一惊。
“咦?你手底下己经有这么多兵力了吗?”
虽然八路军目前的发展很快,每个团的人数也都快达到两千了。但是想要组成旅这么大规模的人数还是很困难的。通常一个正规旅要有三个完整的团,也就是至少五千人。
更别提咱们八路里头还有好几个团队并不属于正式的编制单位。这意味着,一个标准的旅实际上应该统领五个团加一个首属小分队,总共将近一万人马。
对于陆鸣来说,光是拥有与老总的承诺还不够,还需要有实际的人数基础才行。
听到这个问题后,陆鸣笑着从背包里拿出了花名册递给领导。
花名册里面记载了一万多人的名字。其中包括第一营到第三营的所有队员名字。原先第一营驻扎在阴县,而现在二营和三营也被带来了这里。如果有必要核查人数,可以随时进行核实。
老总接过这份名单认真地看了起来。接着,他听到了陆鸣的解释:“报告首长,这些人我都己经带过来安顿好了。”
“一共三个营的人都安排妥当了,在占家村住下了。如果您想确认情况,随时可以派人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