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狼峪的硝烟散尽第七天,卫国才勉强能下床走动。毒气造成的肺部损伤让他每走几步就要停下来喘气,军医老胡严禁他参加任何训练。这天清晨,他正靠在院子的磨盘边晒太阳,阿秀端着一碗黑乎乎的药汤跑过来。
"卫叔叔,该喝药了!"
卫国皱起鼻子,那药散发着刺鼻的苦味:"放着吧,凉了再喝。"
"不行!老胡叔说了,必须趁热喝才有效!"小姑娘踮着脚,固执地把碗举到他嘴边。
正僵持着,李云飞的大嗓门从院外传来:"老卫!能下床了?"只见他大步流星走进来,皮带上别着新缴获的倭寇手枪,脸上带着掩不住的喜色。
"团长。"卫国想敬礼,被李云飞一把按住。
"别整这些虚的。"李云飞从怀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总部嘉奖令!咱们端掉毒气工厂的事,连延安都知道了!"
卫国接过嘉奖令,上面赫然写着"记集体特等功一次"。他刚要说话,突然剧烈咳嗽起来,指缝间渗出丝丝血迹。
李云飞脸色骤变,转头大喊:"老胡!快来看看!"
军医老胡匆匆赶来,检查后脸色凝重:"肺部感染加重了。咱们缺医少药,必须送后方医院治疗。"
"那就送!"李云飞斩钉截铁,"我这就安排担架队。"
"不行。"卫国擦掉嘴角的血迹,"现在倭寇正疯狂报复,部队需要每一个能拿枪的人..."
"这是命令!"李云飞罕见地板起脸,"你以为缺了你地球就不转了?老实养病,好了再回来打仗!"
当夜,一支由八名战士和两名卫生员组成的护送小队准备就绪。阿秀哭成了泪人,死死拽着卫国的衣角不放:"我也要去!我能照顾卫叔叔!"
"阿秀乖。"卫国摸摸她的头,"你留在根据地,帮我照顾那些受伤的叔叔们,好不好?"
老周转动轮椅过来,递上一个布包:"路上用的药和干粮。记住,每天换一次敷料。"
风雪中,担架队悄然出发。卫国躺在担架上,望着渐渐远去的根据地灯火,胸口堵得慌。这一走,不知何时才能回来,也不知还能不能见到这些生死与共的战友...
山路崎岖,担架队走得很慢。第三天中午,他们在一处背风的山坳休息。突然,前方侦察的战士急匆匆跑回来:"报告!发现倭寇巡逻队,约一个小队兵力,正朝这边来!"
"隐蔽!"队长老杨立即下令。战士们迅速把卫国藏在一块巨石后面,其他人分散埋伏。
脚步声越来越近,甚至能听见倭寇士兵的交谈声。卫国悄悄从石缝中望去,只见十几个倭寇正沿着山路搜索,为首的军官拿着地图指指点点,似乎在寻找什么。
"砰!"老杨率先开火,撂倒了军官。埋伏的战士们同时射击,倭寇顿时倒下一片。剩下的仓皇还击,但很快被压制。
战斗只持续了五分钟,倭寇小队全军覆没。老杨检查尸体时,从军官身上搜出一份作战地图,上面标注着附近所有村庄和山路。
"不对劲。"老杨眉头紧锁,"倭寇从不会这么详细标注偏远山区,除非..."
"他们要扫荡这一带。"卫国强撑着坐起来,"我们得通知老乡们转移。"
"可你的伤..."
"死不了。"卫国咬牙站起身,"最近的村子在哪?"
当天傍晚,他们赶到地图上标注的"柳树沟"。这是个只有二十多户人家的小山村,村民们见到队伍,既惊讶又害怕。
"老乡别怕,我们是抗战军!"老杨高声喊道,"倭寇要来了,大家快收拾东西跟我们走!"
村民们将信将疑。一个白发老者拄着拐杖走出来:"长官,这冰天雪地的,往哪走啊?"
卫国咳嗽两声,上前说道:"老伯,倭寇己经到十里外的黑石峪了,见人就杀。我们带大家去安全的地方。"
正说着,村口放哨的孩子突然大喊:"倭寇来了!"
众人回头,只见远处山坡上果然出现了倭寇的身影,足足有一个中队的兵力!村民们顿时乱作一团。
"来不及撤了!"老杨急得首搓手,"咱们就十几个人..."
卫国环顾西周,突然指向村后的山崖:"那里有个山洞,老乡们先躲进去。老杨,带两个人把倭寇引开!"
"那你..."
"我留下指挥防御。"卫国抓起一支步枪,"快!"
村民们扶老携幼向山洞转移,老杨则带人向相反方向跑去,边跑边开枪吸引倭寇注意。卫国和剩余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