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铨小心翼翼地递给贾珍一份罕见的礼物,贾珍眼睛一亮,立刻笑得合不拢嘴:“哈哈哈,好!铨哥儿真是用心了,这礼物我特别喜欢!”
贾铨谦虚地回应:“你喜欢就好,我还怕你会不喜欢呢。”贾珍摆摆手,爽朗地说:“自家兄弟,哪有什么喜欢不喜欢的!”贾铨心里暗自得意,心想着这东西其实他手下的人一天能做一大堆,只不过现在还不能大批量运到京城。等他的人都回来,这些东西一上市,保准能把市场搅得天翻地覆!贾珍把玩了一会儿那精致的礼物,突然抬头对着站在一旁的贾蓉厉声喝道:“你还愣在这儿干什么?见了人也不知道行礼吗?!”贾蓉被吓得一激灵,赶紧向贾铨行礼问好。贾铨轻轻摆了摆手,心里觉得这贾蓉简直就是个被吓大的孩子,贾珍一开口,他就吓得直哆嗦。贾珍叹了口气,对贾铨诉苦道:“铨哥儿你不知道,去年辽东那几个庄子收成不好,年节时才送来三万多两银子。各地的铺面也说生意惨淡,交上来的银钱越来越少。”“我本想让这小子带人去查查京城的账目,结果他却跑去花天酒地了!”贾铨听后,嘴角微微抽动了几下。他知道宁国府的产业本就不如荣国府,差了将近一半。现在每年的收入还被那些管事克扣一部分,想查账又指望不上自家儿子,也难怪贾珍气成这样。他安慰道:“珍大哥也别太着急,让管家去查查账目就好了。”贾珍无奈地摇了摇头,叹了口气。“那些家伙……算了,不提也罢,铨哥儿你去后头看看吧。”“饭菜早就备好了,你还没吃呢,快去吧。”“今天我非得带着这个淘气包去查个清楚,看看是不是有人在搞鬼!”贾铨走进秦可卿的房间,眼前的布置让他大开眼界。果然,传说中的奢华一点不假!许多学者都在猜测秦可卿的身世,最靠谱的说法是她竟是前太子的女儿。因为宫里的变故,最后被秦业收养。贾家的贾敬曾是前太子的忠实拥护者。太子出事后,贾敬便辞去官职,专心修道。若非如此,一个七品小官的养女,哪怕和贾家再怎么有交情,也不可能嫁进贾家,还成了贾蓉的正室!要知道,贾蓉可是将来要继承爵位,成为贾家族长的人!这时,贾铨进了屋,看到一群兄弟姐妹围着一个女人。她大约二十岁,容貌兼具黛玉和宝钗之美,尽管穿着华丽,但脸上的苍白却十分显眼。“侄媳见过铨三叔。”“嗯,不必多礼。最近太医来过吗?”“昨天刚来过,说没什么大碍,多谢三叔关心。” 贾铨听着这个称呼,总觉得有些别扭,仿佛自己像个挖墓的似的……一旁的贾宝玉有些发呆,林黛玉见状,心里不禁有些不高兴。贾铨一进门,就见林黛玉撅着个小嘴,那模样活像能挂个油瓶似的。他忍不住笑眯眯地打趣道:“林妹妹,这是怎么了?是不是又想家了?”林黛玉白了他一眼,嘟囔道:“三哥哥别乱说,我不过是肚子饿了而已。”一旁的秦可卿此时确实是心事重重,心力交瘁,刚才也没顾上林黛玉的情绪。听到林黛玉说饿了,她连忙吩咐婆子和丫鬟们上菜,解释道:“今天的饭菜准备得早了些,不过我已经让人重新做了一些。铨三叔来得正好,这会儿刚做好呢。”贾铨点点头,心里却暗自琢磨:这样下去可不行啊!如果秦可卿真像后世那些研究红楼的学者猜测的那样,她的遭遇恐怕会连累整个贾家。自己还没来得及立下什么功劳,怕是也会被卷进去。再加上在边关戍守的经历,更让皇上忌惮,万一皇上真要动手,自己恐怕是第一个遭殃的!等大家都坐定了,贾铨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容,轻声问道:“蓉哥媳妇儿,你是不是心里有什么事压着呢?府里人都说你性格温和,贤惠孝顺,行事稳妥,深得人心。”“老太太总夸你是最好的重孙媳妇儿,二嫂子也把你当知己。想来,你心里的事应该不是那些表面的俗务。”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我猜,你是不是把那些不开心、不能说的事情都藏在心里了?这样下去,难怪会把自己憋出病来。要是真这样的话,你可得找个人说说,别总自己扛着。”“要是有什么事儿你觉得难办,不好开口,也可以来找我。”秦可卿听到这话,愣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亮光,但很快又掩饰了下去。她向贾铨道了谢,便忙着招呼大家吃喝起来。贾铨见状,心里也猜到了个大概,估计这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