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和敌对情绪,也远比一支纯粹的外国干涉军要小得多。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曾经的罗军和游击队员,这些自诩为“坚定革命者”的罗国人,为什么会死心塌地地追随阿列克谢呢?
这背后,是一段充满着理想、背叛、政治倾轧和个人恩怨的复杂故事。
要理解这一切,就必须提到一个关键人物:瓦西里。
在罗军内部,瓦西里是一个传奇式的英雄人物,一颗耀眼的将星。
他出身贫寒,却凭借着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在内战中屡建奇功,为保卫年轻的革命者政权立下了赫赫战功。
他作战勇猛,身先士卒,深受麾下官兵的爱戴,被誉为“罗军之鹰”。
其事迹甚至被谱写成歌曲和故事。
阿列克谢是瓦西里麾下的一员得力干将。
然而,瓦西里有一个致命的弱点:
他会打仗,却不会搞政治。
他为人耿首,不懂得官场上的勾心斗角和权术倾轧。
在革命者内部日益复杂的政治斗争中,他不幸地站错了队,
或者说,他根本就没有意识到需要站队。
他得罪了一些手握重权的人物,成为了政治清洗的潜在目标。
转折点发生在“庙街事件”中。
当时,阿列克谢的某些过激行为,在莫斯科高层看来,则是严重破坏了革命者政府的外交政策,滥杀无辜,给国家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遭到了严厉的调查和指控。
瓦西里作为阿列克谢的老领导,试图保住自己的部下。
他据理力争,认为阿列克谢的行为虽然有待商榷,但其动机是革命的,不应受到严厉的惩处。
然而,他的努力不仅没有成功,反而加速了自己的垮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