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丝路小说网 > 亮剑大别山里的军工 > 第188章 库伦!库伦!

第188章 库伦!库伦!

骑兵的转向

外蒙古草原的晨雾还未散尽,一支蒙古人民军骑兵纵队已经疾驰了整整一夜。_墈`书.屋- ^首!发*马蹄踏过枯黄的草甸,溅起的露珠在朝阳下折射出细碎的金光。巴特尔少校勒住缰绳,战马喷着白气在原地转了个圈。他摘下皮质手套,用冻得发红的手指展开那份凌晨收到的加密电报。

「立即北上」

四个字,没有落款,没有解释。

副官策马靠近,压低声音:"侦察兵报告,东南方向二十里发现关东军残部,正在往大兴安岭方向逃窜。"

巴特尔没有立即回应。他的目光越过广袤的草原,望向北方地平线上若隐若现的黑烟——那是柴油发动机的尾迹。作为参加过诺门罕战役的老兵,他太熟悉这种痕迹了。

"第36机械化师。"他眯起眼睛,"至少两个坦克团。"

草原上的风突然转向,带来一丝机油和钢铁的气息。三天前,他们接到追击鬼子的命令时,上级特意强调"不必理会边境动向";今早这道急令,却让整个纵队调转马头,仿佛那些溃逃的关东军突然不存在了。

巴特尔从怀里掏出一包皱巴巴的"哈德门"香烟——这是去年在张家口从八路军手里换来的。·d+q·s-b¨o-o·k·.*c′o\m′他慢慢捻着烟卷,烟草碎屑飘落在马鞍上。

"给各连队传令。"他突然开口,声音沙哑得像磨砂纸,"就说我们获得情报,鬼子主力正向库伦方向转移。"

副官瞪大眼睛:"可侦察兵明明——"

"执行命令。"巴特尔划亮火柴,火光照亮他颧骨上的冻疮,"再告诉炊事班,今晚多煮二十人份的手抓肉。"他深深吸了口烟,目光投向南方隐约可见的八路军侦察兵,"有客人要来。"

远处的山岗上,八路军骑兵侦察连的望远镜镜片正反射着阳光。

银马鞍与界碑

敖包上的经幡在风中猎猎作响。赵铁柱用刺刀尖小心地刮去石碑表面的苔藓,露出下面已经风化严重的汉字。随行的北平大学历史系学生王振华跪在碑前,手指颤抖地抚过那些刻痕。

"中华...民国七年...徐..."王振华的声音哽住了,"是徐树铮将军立的界碑!1918年他率军收复外蒙时——"

一阵突如其来的马蹄声打断了他们。`h/u~l¨i*a!n^b!o′o-k?.^c+o_m-赵铁柱闪电般拔出手枪,侦察连的战士们瞬间散开成战斗队形。

五匹蒙古马踏着碎步靠近,为首的骑手戴着人民党特有的红星帽徽。那人在三丈外勒住马,镶银的马鞍在夕阳下闪着冷光。

"远道而来的朋友。"来人翻身下马,汉语带着浓重的库伦口音,"草原的风把你们吹来了?"

赵铁柱没有放下枪:"追剿鬼子残部。"

"啊,那些老鼠。"来人笑了笑,解下自己华丽的马鞍,"我是人民党对外联络部的其木格。这是我们送给友军的礼物..."他突然用靴尖碰了碰界碑,"听说你们对历史很感兴趣?"

王振华突然冲上前:"这块碑证明——"

赵铁柱一把拽住年轻学生,同时听见了天空中隐约的轰鸣。十二架轰-1轰炸机正以楔形队形掠过边境,机腹下挂载的训练弹在阳光下泛着冷光。

其木格仰头望着机群,银马鞍在他手中微微晃动:"真是漂亮的铁鸟...不知道和苏联人的伊尔-4比怎么样?"

三十公里外的苏联演习指挥部里,雷达屏幕突然雪花纷飞。通讯兵抓着话筒大喊:"不是电子干扰!他们在投放金属箔条!"

铁鸟与铁骑

库伦郊外的废弃俄国领事馆内,瓦西里上校一拳砸在无线电设备上。

"这不可能!"他对着话筒咆哮,"他们的轰炸机怎么可能有雷达干扰技术?!"

窗外,轰-1机群正在三千米高空进行投弹训练。每一枚训练弹落地的位置都经过精心计算,炸起的尘土连成一条笔直的线——恰好与1921年《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划定的边界重合。

领事馆地下室里,年轻的蒙古电报员悄悄调整着发报机频率。耳机里传来断续的蒙语:"...红旗...插上屋顶..."

突然,整座城市陷入黑暗。瓦西里冲到窗前,看见街道上蒙古人民军的卡车正在熄火,士兵们却异常镇定地点起火把。

"顾问同志。"其木格的声音在门口响起,他身后站着两名持枪的蒙古战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