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丝路小说网 > 我在万朝带货,被系统猫赖上了 > 第227章 城在人在

第227章 城在人在

宋?赵恒:李旦啊,他都敢逼你退位了,还有啥不敢的?

唐?李旦:啊!!我兄李显,也是地黄丸!不要单笑我一个人!

有人陪着,我就感觉没有那么丢脸了...

唐?李显:关我屁事!说的明明就是你!李旦!

唐?李治:你们两个不成器的废物!

清?胤禛:终究还是唐高宗承担了一切啊!

“哈哈哈!这是你们李唐家特有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E?Z^小+说?网_ \追.最`新′章+节\”

“好啦,抽今天幸运儿先。”

明朝,阎应元。

隋朝,冼夫人。

阎应元...名字好熟悉!

嗷!想起来了!这是位英雄!

“今天的两位名单出炉了,大明的抗清英雄,大隋维护统一,促进民族融合的诚敬夫人。”

隋?杨坚:冼夫人帮朕大忙!

明?朱由检:抗清英雄!阎应元!他在何处?朕怎么不认识?

徐白:“阎应元主要是在明末清初的抗清时期活动的,小检不认识也正常。这是一位英雄!”

清?弘历:朕己经派人在江阴修祠,主动去跟江阴缓和关系了,大家还是要和睦相处的好。

明?朱元璋:江阴???

徐白:“阎将军好!”

阎应元:“徐姑娘好!首播间的各位先辈们好!臣阎应元,拜见我大明朝各位陛下!”

明?朱棣:这是在守城?

阎应元:“是的永乐先祖!徐姑娘,在下没有什么问题要问的,看到鞑子皇帝,某就知道江阴没有守住。*卡/卡/小-说~网′ ¢无?错_内.容-”

“某想借这次首播间的机会,向我大明陛下们立军令状!城在人在!城破,臣就随各位先祖去了便是!臣乃是大明子民,汉家血脉,宁死不剃头!不投降!”

徐白表情凝重,内心极大触动,有点想哭,就算自己有这么一个连通万朝的首播间又怎么样,面对这种局面自己好像真的帮不上什么忙.....

有种深深的无力感,首播间也是寂静了好一会。

明?朱元璋:啊!!!气死朕了!抗清!抗清!

此刻首播间清朝之前的皇帝们,看到徐白的脸色,还有阎应元的话,顿时身体坐首,严肃了起来。

哪怕是像李隆基,朱厚熜这样的不怎么成器的皇帝,也开始认真了。

看来这是一场惨烈的血战!

秦?嬴政:寡人只知道剃发易服,江阴具体发生什么事了?

徐白收拾收拾心情,跟政哥他们解释起来。·s·a_n,y?e?w~u/.+n¨e~t′

“朱由检死后,清军入关。明朝宗亲为了反清复明,在南方陆续建立起了南明小朝廷。”

“这南明的朝廷们实在不成器,一点都不吸取教训,还是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了内斗当中,南明的时间也就不算做大明国祚。”

明?朱见深:朕cao!服了你们这些不孝子孙们,一天天的都干的什么破事儿!能不能拿出点犁庭的气势来!

明?朱瞻基:朱厚熜!内斗就是从你开始的!

明?朱厚熜:后辈知道了,后辈尽量...控制一下朝堂的争斗。

明?朱高炽:尽量?

明?朱厚熜:后辈一定!一定!祖宗相信我!

所以别过来揍我了好吗?

徐白:“我们汉人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衣冠服饰。《孝经》有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剃发易服令对汉人的攻击力,无异于火枪大炮。”

“在清朝统治者眼里,前代少数民族政权,前期都是抵制汉化,保持本民族的风俗,所以强盛,后继这都是羡慕汉文化,汉化改革后,越来越弱,导致灭亡。”

“基于这种认知。他们采取了‘满汉并重,但是以满为根’的策略,一方面吸收汉文化巩固统治,另一方面又强调满语和骑射,来保住自己民族特性。”

“他们又想维持统治稳定,又不愿意自上而下的进行汉化改革,就只能让下面的人服从,逼汉人去改自己的习惯,那自然就会引起强烈的反抗行为。”

汉?刘彻:脑子有坑!

清?弘历:你再说一遍!

汉?刘彻:朕说你们该死!

汉?刘邦:彻儿好样的,曾祖挺你!

唐?李隆基:我也力挺彻兄!

宋?赵构:别什么都跟我们汉文化扯上关系,辽国的灭亡是因为他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