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重臣倒是都分工帮忙,但如同匈奴之事,还有游侠的事,之前都是刘芜在处理。*s¨i¨l/u?x_s?w·./c?o\m~朝臣们也不过是出主意,主意好不好还得另说。
刘芜每日精力都放在朝堂的事上,怎么可能顾得上韩信。
以至于吕雉提醒刘芜该回公主府看看时,己然是刘邦驾崩三个月后的事。
对此,刘芜有些一愣的,也是想不到吕雉会特意的提醒一番。
“你莫不是把淮阴侯忘记了?”吕雉有些不确定的问,本来是不那么觉得的,无奈注意到刘芜的反应,由不得她怀疑。
刘芜……
忙起来是真忘记了。
她,她和韩信成婚不过才半个月刘邦便驾崩,她当时人都是懵的,全然反应不过来,作为一个算不上适应韩信的人,可不是把人忘得七七八八了。
“回吧。”朝堂基本稳固下来了,一切无事,吕雉也想让刘芜回去松一松。
刘芜乖乖的答应,她是把韩信忘记了,否则也不能三个月都不回去。刘芜赶紧出宫回的公主府。
在府里看到韩信的时候,刘芜莫名的心虚,哪有她这样的,把人都给忘记了。
“淮阴侯。”刘芜听说韩信在后方,寻到湖边干巴巴的唤一声。
韩信正在垂钓,听见声音回头看见刘芜有些一愣,随之扬起笑容道:“公主回来了。”
刘芜心虚的垂下头,小声的道:“忙完国事就回来了。抱歉,近些日子顾不上淮阴侯。”
韩信倒是无所谓,冲刘芜道:“先帝驾崩,公主伤怀原是应该,且国事繁忙,公主忙着长安的安全,宫中的守卫,我知道公主忙得很。无须同我道歉。”
过于善解人意。
刘芜不是那种不要脸的人,断不可能认为自己无错。
把人忘得一干二净就是说破天去都不太对,纵然韩信不知。
不知也不代表刘芜不曾因此羞愧。
一时间两人突然静默了,久久无言。
“公主,淮阴侯用膳了吗?”两人脱口而出的话,得了,就不用多说了,用膳去吧。
这算是打破了尴尬。
但,刘芜和韩信都知道,刘芜在孝期,分房睡,分房睡。
也让刘芜稍松一口气。
她这会儿的心境一时收拾不过来。
朝堂的事步入正轨,太后吕雉临朝称制,大权在握。刘芜手握军权在手,朝堂上的事刘芜不怎么管,若遇大事,刘芜是会出面问一问的。
朝堂上对于刘恒在位执行政策是和刘邦在时一样的。
休养生息,发展农耕。
刘芜就朝堂上的事和刘恒说得很清楚,“春秋战国至此,百姓久经战乱,太平的日子太少了。人口损失惨重不说,就连田地都不知道荒废几何。咱们要给百姓喘过气来的机会。以民为本,奖励耕种,让百姓们知道耕种是一件朝廷都认可的事,他们就会拼尽全力把田地种好。”
摸摸刘恒的头,刘芜道:“等过了孝期,阿姐带你出宫去看看。作为皇帝,纵然居于庙堂之上,也要多出去看看听听,才能知道百姓所求。得民心者得天下,陛下要知道,我们爹之所以能够得到天下,就是因为我们得了百姓的支持。”
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样的话刘恒是听过的,也知道怎么一回事。听清刘芜的话,刘恒点点头,“爹登基后下的第一道诏书就是免百姓的赋税。”
刘芜点头道:“对啊,百姓经了多年的战乱,他们手中无余粮,再让他们交赋税,他们是交不起的。而且,咱们的赋税高,而且不合理。”
听到这话,刘恒愣了,睁大眼睛一脸期待的等着刘芜开口,解释清楚为何那样的是不合理的呢。
刘芜将刘恒抱起坐在她的腿,还小的刘恒也习惯了,知道刘芜是有很严肃的事要同他说,乖乖的听着。′j\i¨n+g¨w_u\h·o,t¨e~l′.?c?o\m*
“眼下我们的税是按十税一收,以人头来算。百姓人家人口发展,要是人口兴旺的,根据我让人调查得来的结果,正常人家的田地怕是分不到几亩,普通的人家所交完了税,一家子日子都只能说是勉强的活着,努力的活着。”刘芜一首闲不下来,不拿出有力的数据,将来谁能相信这些理由。
钱啊钱,粮啊粮,都握在那世家贵族手里。
刘芜同刘恒道:“以人头收税,不利于我们人口的发展,更不利于我们大汉的繁荣。要知道我们大汉眼下手里的田地最多的人并非我们的百姓,而是世家贵族。如今都多了,随着大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