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对铜鉴描翠黛,累讨郎君嬉笑声。-精?武·暁,说¨王¨ `芜\错`内¢容^”
“四书五经未断学,奈何坤泽不上堂,愿化鲲鹏冲凌云,不愿牢笼困此生。”
这一首诗写的还不错,前面描述了一个坤泽女子困在深闺中的愁绪,厌倦自己每日要梳妆打扮,多累都要讨好郎君开心,明明她也学习四书五经,只因为自己是坤泽无法进入朝堂。
迟晚能听出来诗词的大概意思,工整意境如何她不好多说,但意思不错,讲述坤泽女子被困的一生,有才也不能施展。
诗词她不知道自己赏析的对不对,可是董六无论是吟唱还是弹琴,都为这首诗赋予了别样的魅力,自己写诗谱曲弹唱,果真多才多艺。
但迟晚知道,她理解的意思是对的话,肯定有很多人不满董六,觉得她大逆不道,坤泽就该在家中讨好郎君,怎能白日做梦。
众人议论纷纷,有人已经开始说信国公教女不严了,这种坤泽女子,除非是被赐婚做了宝安王妃,否则日后没有人会娶。
可董六既然敢吟唱这首诗,就做好了终身不嫁的准备。-我^得¢书\城. !醉*新`章/结^庚¨薪`筷^
信国公一脸铁青,还好他黑,人家看不出来到底他的脸色。
圣元帝跟大多数乾元男子一样,觉得董六是大逆不道,可徐皇后却先了他一步,“好诗,好歌,好曲。”
一连三个好字,彻底让圣元帝说不出话来。
徐皇后才不管她,直接开口道:“董六姑娘当为锦花翘楚。”
就这么定了?圣元帝想要说些什么,又不能打皇后的脸,两人要假装和睦,皇后刚说完,他就要反驳,岂不是让人怀疑。
于是,圣元帝只能附和,“皇后说得对。”
锦花翘楚的人定下来了,是董六。
迟晚心中一动,目光一眨不眨地看向宝安王,不出她所料,董四走到了宝安王的身边,拿出了一块方帕。
不仅是娘子们会用帕子,郎君们也是会用的。
帕子的质地还有花纹,都是宝安王的。
迟晚刚刚看到宝安王拿出来过,只见董四对宝安王行礼,“多谢王驾的帕子,可惜你我有缘无分。/天′禧.晓+说,蛧/ ′更\歆′罪_全+”
宝安王明显愣住了,发生了什么?一个男娘为何会有他的帕子,还说他们有缘无分,现在岂不是所有人都觉得他们之间有什么了。
宝安王正想解释,就听董四小声道:“王驾难道想娶一个如此大逆不道的女子吗?”
是啊,如此行为做他的王妃,怕是他要被人诟病很久了。
他巡盐历经生死,终于入了皇帝与满朝文武的眼,可不能功亏一篑。
“不能娶四娘是本王的损失。”
反正都是信国公的孩子,跟谁成亲都会得到信国公府的支持,娶个摆设回去罢了,万不能给自己带来祸端。
这一幕被太多人看到了,董芷兰羞愤上前,“陛下,皇后娘娘,臣女谢过陛下,娘娘厚爱,可强扭的瓜不甜,臣女不愿与自家哥哥争夺,还请陛下把臣女的婚事让给哥哥。”
圣元帝很生气,好好的春日宴,本来是想表明大周上下一团和气的,结果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令人生厌。
还是徐皇后道:“董六姑娘,你也好知道,若你把婚事让给了你四哥哥,你便再也嫁不出去了。”
没有人敢娶她,也没有人会娶她。
董六跪下叩头,“哪怕如此,臣女也不想跟自家哥哥争。”
“好孩子,可惜了。”徐皇后看向皇帝,一副全凭皇帝做主的样子。
圣元帝差点儿一口气背过去,话接过去又不解决,结果还是要他来处理,那接话做什么。
但董六的话很懂事,狂妄是狂妄了些,可他喜欢懂事的孩子。
就是锦花翘楚不成亲,日后还没有什么人敢上门提亲,圣元帝犹豫了,他不是为了董六犹豫,是为了不让此事留下话柄犹豫。
董六作诗狂妄,但她没有做错事,还是锦花翘楚,不赏就算了,还要她一辈子不能成亲,以后只要办春日宴,就有人想到这件事,说他这个皇帝赏罚不明。
就在圣元帝皱眉时,虞九舟站了出来,“启禀陛下,另外两场的魁首都赏了官,刚好臣身边缺少女官,那便赏董六姑娘为长公主府掌记吧。”
主要负责记录长公主府的事务。
是啊,公主府的女官跟皇宫一样,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