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有何喜事?”
赵炎龙眉一展,也暂且将安排太后圣寿的事放在一边。~秒\章*截?晓?说~罔¨ ′追¢最.辛~彰\踕?
吴舟低着头,按捺不住大喜,拱手道:“陛下不知,原本燕国人牵头在西子湖畔举办的两国雅会,我大梁才子,大获全胜。”
“是吗?”
赵炎登时大喜。
原本所谓的两国雅会,赵炎不是很关心。
毕竟都是些舞文弄墨的酸腐文人,即便燕国在两国雅会上取胜,对两国目前的形式,也并不会有任何改变,无非是让人觉得燕国人在文化上略胜大梁一筹。
这其实也是赵炎心里早就认定的事,所以也没抱什么希望。
他是万万没想到,大梁才子还能取胜的。
别说是赵炎了,就连柳正道都没想到,冷不住扭头道:“吴祭酒,据老臣所闻,这次燕国文会来的青年才俊不少,甚至燕国诗坛的青年翘楚谢合安都亲自莅临,此人可在诗词创作上,独具一格,许多诗文就连我大梁才子都赞为佳作。”
“咱们大梁能取胜?”
柳正道表情很是诧异,他倒不是看不起大梁的才子。
只是这种燕国人挑起的文化交流活动,此前也举办过不少,每次都是大梁输,燕国大放异彩。_k?a.n?s_h`u,p¨u\.*c~o·m¨
这次两国雅会,谁都没当回事,大梁居然还能取胜?
吴舟捋了捋胡须,得意道:“不仅是取胜,且是近乎碾压一般的取胜!”
柳正道瞪大眼睛,不明所以。
赵炎急忙问:“两国雅会,都比了些什么?”
吴舟赶忙滔滔不绝道:“回禀陛下,两国雅会比的是应适当令的荷花,西子湖畔荷花盛开,燕国人以此为题,向我大梁发难。为首之人,正是燕国的谢合安。”
“此人写出来的咏荷诗,的确不错。但皆被我大梁才子,国子监学子苏毅给比了下去。”
赵炎目光都有些意外,“苏毅也会写荷花诗?”
吴舟甚是激动,“岂止是会写啊,苏毅出口成章,写出来的荷花诗,每一首都堪称传世佳作啊。”
“苏毅的几首诗,老臣也命人迅速誊录了,全部都在这里。”
吴舟赶忙从袖口中掏出几份绢帛,双手递上,陈平迅速下了台阶,亲自接了过来,呈交到皇帝面前。
之前吴舟是和苏毅有过节,但今天的两国雅会之后,吴舟心里所有的不愉快,一扫而光。
甚至都以苏毅为荣,向皇帝禀报时,还不忘加上苏毅是国子监的学子这个身份。,微.趣~小`税_ ¨已^发*布_蕞*歆′璋/洁!
赵炎欣喜不己,赶忙接过,展开一看,登时大喜过望。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好句子,好句子啊!这当真是苏毅写出来的?”
赵炎很是诧异啊,连忙揭开第二首,看到“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时,更是拍案叫绝。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臭小子是怎么想出来的?”
赵炎嘴角带笑,一会儿拍腿,一会儿大喜。
再看《秋胡行》时,更是叹为观止,这小子写荷花,不仅引经据典,且手法更是让人叹为观止。
赵炎大喜不己,连忙将这三份绢帛递给陈平:“给柳尚书瞧瞧,你们礼部的才子也不少,怎么就写不出这种句子来?”
陈平赶忙低头递到柳正道跟前。
柳正道接过来粗略看了一遍,不由得额头冒汗,再见上面的署名,心中更是五味杂陈啊。
苏毅作《悯农》,柳正道心里还有点怀疑,毕竟那是写农民的诗句,出自于一个纨绔之手,多少有些让人意想不到。
但没想到的是,这个纨绔,写这种小资情调时来,更是信手拈来啊。
礼部不少读西书五经的官员,脑子都读死了,只知道一味地向上爬,脑子哪能写得出如此活泼的诗句来?
“陛下教训的是……”柳正道赶忙点头自责。
心中更是后悔不己,乘龙快婿在自己眼前溜走。
原本柳正道以为的废材一个,转身就写出了不少炙手可热,震惊皇帝的诗句。
这特么哪说理去?
柳正道一会儿愁容满面,一会儿又是赞叹不己。
赵炎见他神色不妙,打趣道:“柳尚书,这次你可是老眼昏花,痛失乘龙快婿啊,不过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苏毅很快便要成为朕的驸马。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