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说,一边用眼神向一旁的嬷嬷求助。
她可不想再胖回去了,好不容易才减下来的。
皇后看着她那副小馋猫的样子,忍不住笑了起来。
她是真的高兴,这个在她膝下养了四年的孩子,如今出落得越发标致了,就像她自己的亲生女儿一样。
主子高兴,伺候的下人们也都跟着高兴。
伺候皇后多年的嬷嬷笑着说:“七皇子昨儿个才进宫提了嘴,说姑娘回来了,皇后娘娘就高兴得一晚上没睡好,今天一大早就吩咐御膳房准备姑娘爱吃的东西,娘娘许久未见如此开怀。”
这日的瑶华宫,热闹非凡,欢声笑语不断,简直比过年还要喜庆。
午膳后,皇后拉着清漪的手,细细询问她在边关的生活,问她过得好不好,有没有受委屈。
说起丞府府变故,皇后也忍不住叹了口气,眼神中流露出惋惜和无奈。
“后宫不可参与朝政,这是祖宗定下的规矩,有些事,本宫就算有心也无力啊。”
“那些证据确凿,就算是你皇兄,也不好偏袒,能保住你们姐妹几人的性命,已经是尽力了。”
皇后顿了顿,又安慰道:“不过,好在宋氏一族平安无事,这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日子还长着呢。”
正说着话,有宫人进来禀报,说太子妃来了。
皇后点了点头,示意宫人:“让她进来吧。”
片刻之后,一阵轻盈的脚步声伴随着清脆的环佩声,由远及近。
一位身着华服的女子,在宫女的引领下,款款走进了殿内。
来人正是太子妃平棠,她今日穿了一身月华锦裙,裙上绣着精致的如意暗纹,外披一件碧霞流雨薇缎披肩,更衬得她气质如兰,温婉动人。
她云鬓高挽,头顶金光闪闪的凤冠,额间点缀着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更添了几分华贵之气。
虽说平棠容貌算不上倾国倾城,但胜在气质出众,举手投足间都流露出一种大家闺秀的端庄和优雅。
她出身名门,自幼饱读诗书,以才情闻名京城,十七岁便被册封为太子妃,是未来的国母人选。
平棠进殿后,先是恭恭敬敬地向皇后行了礼,礼数周全,挑不出半点错处。
皇后笑着赐了座,又关切地问了几句她的近况。
清漪也跟着向太子妃行了礼。
其实早在平棠刚进殿时,清漪的目光便被她吸引住了。
这位太子妃,当真如传闻中一般,仪态万方,气度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