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丝路小说网 > 红楼:我在搞事情,皇帝却慌了 > 第23章 第二十三章

第23章 第二十三章

贾政捋了捋胡须,越看贾琮越满意,只是遗憾他不是自己的儿子……不过,既是亲侄子,也让贾政脸上增光不少。/齐′盛?暁\税·罔¢ _已^发·布~嶵.歆′彰.结,

“走吧,辰时就要上朝了。”

贾琮拍拍贾兰的小脑袋,叮嘱几句后便随贾政离去。

望着贾琮离去时那气宇轩昂的身影,贾兰心中暗想:将来一定要成为像三叔那样的人……

马车上,贾琮问道:“二老爷,后街的丧事办得如何?”

“唉,头疼得很。

那贾瑞和……算了,不提了。”

“二老爷是君子,今日若有攻击,定是蓄意陷害,二老爷万不可中计。”

“放心,今日有三位舅老爷在场,无妨。”

如今大乾朝的上朝时间仿照唐代制度,每月初一、十五为大朝会,所有朝臣均需出席,连贾赦、贾珍这样的勋爵也不例外,且从五更开始。

平日则只需八点上朝,出席者多为部门首脑,勋爵可不必到场,即便到场也无甚作用。

若有要事禀报,则可参与。

贾琮估计今日上朝的人数不会少。

贾琮在宫门外等候不到半小时,就被内侍引入了大明宫。

果然不出所料,朝堂上聚集了众多官员,有人虽未回头,但目光始终停留在他身上。

“臣,贾琮拜见吾皇!愿吾皇圣安,国泰民安,万寿无疆。”

一阵忍俊不禁的低笑声从人群中传来,贾琮虽感困惑,却不知何故。

上次受封因人多未能表达忠心,今 ** 正欲借此机会表明立场。

隆正帝微微一笑,自唐武则天后,再无人敢说“圣安,国泰民安,万寿无疆”

之类的话,毕竟没人喜欢武则天,她的种种也被后世厌弃。/搜,嗖`小`税+徃? ?首^发/

但这句话却是每位 ** 都爱听的……

“好了,平身吧。”

“前日才受封,怎的昨日就惹事了?六家侯府的男爵都被你打得卧床不起,还领着家仆上街 ** ?”

贾琮一听便知有戏,隆正帝语气温和,毫无责备之意,反而隐隐偏向于他。"陛下,那些并非亲兵,而是臣家中的仆人。”

话音刚落,一名男子站出斥责:“胡言乱语!亲兵与仆人的区别谁不知道?你家仆人怎不去立下开国功勋?”

贾琮神色平静,只淡然道:“这位是?”

“吾乃东川侯府一等子爵,吴克!”

“哦,一等子爵?啧啧。”

“无知小儿!”

贾琮的轻蔑让吴克怒火中烧。

二人爵位相同,但吴克己年近五旬,而贾琮仅十五岁。

贾琮疑惑地看向对方,“吴大人提及开国功勋,不都是陛下的臣子吗?”

“哼!你这是想挑拨朝廷,难道要制造党争不成?”

吴克尚未答话,

一个低沉苍老的声音响起:

"果然不愧是贾代善的孙子,不仅武功高强,口才也是一流。"

吴克听见这声音,立刻规规矩矩地退回到自己的座位。

龙椅上的隆正帝目光愈发冰冷,不过好在有冕旅遮挡,下面的人看不到他的表情。

"这位是?"

"老夫乃平国公赵啸!"

"哦,原来是平国公,见过平国公。

听闻前些日子贵府还准备了白幡,今日看来是好转了?"

开国功臣们实在忍俊不禁,随着牛继宗轻咳一声,底下一片武勋哈哈大笑。*幻!想?姬/ +免^肺!跃^渎·

这赵啸虽名字威风,却是个心机深沉之人。

太上皇刚掌权时想要迁都,元平两地的两大家族国公反对,多次在朝堂上争论。

太祖建国时定都金陵,功勋们的产业也在那里,因此很多人不愿迁都。

后来平国公赵啸暗中罗织罪名,将两家国公府和西家侯府诬陷为反贼,当时闹得满城风雨,太上皇借此机会顺利迁都到洛阳。

没了那两家国公府,赵啸就成了元平功勋的领头人,这些年来他的门生故吏遍布军中,他也是当今大乾朝唯一还保留国公爵位的人!

可以说赵啸稍有动作,整个朝廷都会震动。

但赵啸己经八十多岁了,每次请太医诊治都能化险为夷。

年节时,赵啸甚至己经开始准备白幡,谁知又撑了过来。

赵啸丝毫不觉尴尬,抚着稀疏的胡须笑道:"多亏太上皇和皇上庇佑,我才能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