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西城门查看情况。
途中,他担心左千户经验不足,难以应对复杂局势,于是加快速度赶往现场。
抵达西城门时,战斗接近尾声。
目睹十几名叛贼持刀顽抗,贾琮勃然大怒,高喊张群上前支援。
"分!"
张群接到命令后高声喊道,随即下马举起巨盾冲向敌人。
早己熟悉配合方式的锦衣卫,在听到“分”
字时迅速让出两米宽的通道。
只见张群宛如推土机般撞飞十几个对手,其中几个未受伤的也被他一盾击倒在地。
贾琮策马向前,冷淡地说:“全部抓起来!”
“是!”
“左千户,这些人是你带来的?”
“是,大人,这三十多箱东西都是。”
贾琮走上前掀开马车上的一只箱子,发现前面两辆马车装满铠甲和武器,后面几辆则是金银财宝。
他终于露出了笑容,只要其他三座城池也能缴获如此数量的物资,今日之事便能平安度过。
“左千户,留下一半人守在这里,其余随我去北城;若北城完成任务,则转往东城,最后到南城。”
“遵命!”
左千户身负箭伤,但此刻双眼因兴奋而泛红。
这可是谋反大案啊,不仅有功劳,还有财富和权势可得!接下来再顺藤摸瓜牵连更多,锦衣卫还能继续搜查家产。
等左千户带人离去,贾琮不经意间望向远处酒楼二楼,只见一名其貌不扬的人轻轻摇头示意。
贾琮对身边的老三说:“开始审问吧,尽快。”
“放心大人,一定问出实情!”
说完挥了挥手,带着手下押着地上剩余的几十名俘虏进了城门卒驻地。
贾琮抬手示意众人:“上马!随时准备出发!”
“是!”
数百人整齐列队于城门前,地上躺着数百具 ** ,有叛军的、城门卒的、无辜路人的,还有一些锦衣卫的。
贾琮仰头看向城楼上负责防守的将领。
贾琮察觉到那位守将也在注视自己,两人均未开口。
此事实非守将之过,无上级指令且在城门兵卒紧闭城门的情形下,他若擅自行动便是死罪。
即便隆正帝当时盛怒下达的命令,也只是要求守将严加防范,以防乱贼趁机夺取城防。
正当二人对视之际,远处传来一阵喧哗声。
贾琮转头望去,嘴角微微抽动:“裘世叔,我们是不是迟到了?”
裘良身为西城兵马司指挥使,此刻气喘吁吁地回答:“别调侃我了,内侍的脚力竟然比锦衣卫还快!”
他又补充道:“没接到圣旨,我怎敢调集如此多的人马外出?”
贾琮叹息一声。
京都局势复杂,各方势力都在等待朝廷旨意,即便锦衣卫赶到,也只能先行警示,给地方官府留出集结人力的时间。"事情虽己初步解决,但难保没人逆向而行。”
他转向裘良,“世叔,还得仰仗您的部下守住城门。
我即将前往反贼巢穴。”
城门兵卒伤亡惨重,您的人正好可以驻守此地。
我带一百人随行,其余五百人交由您带领护送这些物资与俘虏至北镇抚司,途中或许会有顺天府的差役加入。”
裘良沉思片刻后坚定地说:“留下一千五百人,剩下三百余人我随您同行。”
贾琮点头同意,又问:“那上面站着的是谁?”
“忠安伯府嫡子娄威,属中间派,不偏不倚,西座城门的守将是同一立场。”
贾琮轻抚眉心,若是其他中间派倒还可尝试争取,但负责城门及皇城防御的将领却难以触及。
就在此时,一名下属兴奋地跑来汇报:“大人,己经查清,是东阳街的清莲观!”
贾琮闻言看向裘良:“世叔是否知晓具 ** 置?好,我们即刻出发!”
贾琮归京时间尚短,对京城地理并不熟悉,手下五千锦衣卫亦是如此。
这几日放出去也只是大致熟悉京都的路。
皇宫,龙首宫内。
太上皇看着跪在地上的老十西,又看了看一旁站定的隆正帝,突然笑着问:
“是贾家那小子干的?”
“回父皇,正是贾琮。”
“倒是有几分胆色。
老十西,你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