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琮摇摇头说:"东西都备齐了。¢删\芭-看-书\王^ .勉.废′阅?黩^
宝玉怎么了?二老爷最近是不是发火了?"
王熙凤幸灾乐祸地笑了:"这几日春试结果出来,有几个少年才俊进了翰林院,年纪比你大不了几岁。
二老爷最近像疯了一样,一首在念叨贾家得出个像林姑父那样清贵的人物。"
贾琮和黛玉都掩嘴偷笑,默默地为宝玉默哀了几秒。
自贾琮从边疆回来后,他的言行对这些姑娘产生了不小的影响,相比之下,宝玉渐渐显得逊色了。
姑娘们经常劝宝玉读书进学,毕竟让他习武是不可能的,老太太和二太太绝不会答应。
于是读书成了唯一的选择。
但每次劝说都以不欢而散告终。
现在听说宝玉又因林如海作为目标而"受难",黛玉心中既有几分骄傲,又有些幸灾乐祸。
贾琮听说还有其他少年才俊进入翰林院,脸上露出向往之色,丝毫没有掩饰。
平儿笑着说:"您己经是头等伯爵了,为何还羡慕那些清贵官员?他们辛苦熬几十年,成就也没您高啊。"
贾琮还没说话,黛玉接口笑道:"平儿姐姐可能不了解,翰林院被称为天子私邸,能进去的都是人才。
虽然在里头待的时间长,但一旦外派便是地方要员。"
"若只是这样倒也罢了,但如果他们能重回朝堂,下一步定会进入军机内阁。
所以有人说翰林院是孕育人才、积蓄声望之地。"
"如今军机内阁的几位大臣,全是在太上皇时期担任翰林院学士的。
当今圣上执政十年,三次科考能进入翰林院的人寥寥无几。"
贾琮点头表示赞同,翰林院确实是皇帝培养心腹的地方。.五¢4.看?书/ ,庚?新/嶵¨哙_
为什么隆正帝如今做事都要格外谨慎?
只因朝中可用之人太少!
那些从藩邸提拔出的官员,都没能进入翰林院,只能在外任上慢慢积累声望。
而短短不到十年的时间里,科举出身的官员虽是天子门生,但在官场仍是经验不足。
王熙凤听后,一脸艳羡地说:“我这一辈子最遗憾的就是生为女儿身,要是我是男儿,也能混个翰林院,当个军机大臣什么的!”
黛玉指着王熙凤对贾琮笑道:“你看,二嫂子又在胡思乱想了!别说翰林院,就算是童生考试,你恐怕都通不过。”
王熙凤啐了一口道:“我要是男人,小时候就该逼着念书了,哪像宝玉那般荒唐!”
贾琮嘿嘿一笑:“那可不成,二嫂子要是男人,我还少了位好二嫂呢!”
“去你的!你这人怎么这般浑,别拿我打趣了。
再说,我真得回去了,老太太还在等我的消息呢。”
“有事找你呢。”
王熙凤一愣,还真是有事?
“什么事,快说,我现在忙得焦头烂额,得赶紧回去。”
“二嫂子今晚就在这儿歇下吧,省得明天一大早就折腾了。”
王熙凤咬牙啐道:“你净想些美事!西府一堆事情等着我处理,走不开!”
这话听着像是关心,实际上贾琮是怕自己压抑的情绪被挑起。
王熙凤不等说完就起身离开,平儿赶忙跟上去扶她,还回头对贾琮说:“我陪着奶奶回去,明早再一起过来。”
贾琮笑着点头,转身却看见黛玉疑惑的眼神。·墈!书^屋- ·最?芯,璋^踕~哽`薪-哙+
贾琮心中发虚,勉强笑道:“林妹妹,你为何这样看着我?是不是我脸上沾了什么东西?”
“别自顾自地得意了,总觉得二嫂子有些奇怪?”
“哪有什么奇怪的,林妹妹想太多了,只是西府事务繁忙罢了。
对了,林妹妹,你还记得扬州的老家吗?”
黛玉一怔,随即轻轻摇头道:“依稀记得院子里有许多竹子,父亲和母亲常在竹下谈笑,而我和弟弟则待在屋内。
后来……”
见黛玉眼中泛起泪光,贾琮忙安慰道:“林妹妹莫要悲伤,林姑父今年就会回来,必定会弥补这些年对妹妹的亏欠。”
“明日我让人送些竹子来种在你的院子,今年我们便能在竹下谈笑了。”
黛玉正感伤时,被贾琮一番话触动了情绪。
“胡闹!谁要跟你一起谈笑了!”
贾琮靠近了些,柔声说道:“以后有我在身边陪着林妹妹,妹妹就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