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黑水间
华国东北,长白林海深处。°比?^)奇?中μ文±网!
夕阳熔金,将层层叠叠的针阔混交林染成一片燃烧的橘红,晚霞铺满天际,壮丽得令人屏息。
莽莽林海,此刻静谧而肃穆,只有归巢的鸟鸣和山涧的潺潺流水声,诉说着自然的生机。
一处极其隐蔽的山坳营地中,抗联小战士林栋正蹲在一个造型奇特的土灶旁忙碌着。
这灶台不是传统的“地火龙”,而是跟着从沪上秘密空投过来的物资里,附赠的图纸改造而成的“无烟灶”。
几缕几乎看不见的、被巧妙导流分散的淡淡烟气,迅速被林间的微风稀释。
锅里的杂粮粥咕嘟咕嘟冒着泡,浓郁的米香混合着野菜的清新气息弥漫开来。
“嘿,这无烟灶可真是宝贝疙瘩!”旁边一个满脸风霜的老战士抽着旱烟袋,惬意地眯着眼,“以前生火做饭,跟给‘关东会社’(影射关东军)的飞机打信号弹似的,烟柱子老高!”
“现在好了,想啥时候吃口热乎的,就啥时候吃!鬼子那狗鼻子再灵,也闻不着咱的烟火味儿了!”
林栋咧着嘴,露出一口白牙,手上搅动粥勺的动作更快了。
是啊,这半年来,他们这支抗联队伍的日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一切,都源于那个远在千里之外的“兑换中心”。
他们猎杀“鬼子”(影射日军)士兵和军官,将缴获的军刀、肩章、身份牌甚至击杀证明拍照,通过秘密渠道传递出去。
不久后,来自“兑换中心”的确认电报就会抵达,紧接着,满载着他们急需物资的运输机,就会在约定的夜晚,如神兵天降般出现在这片林海雪原的上空。
“兑换中心”不仅给他们兑换真金白银(虽然大部分战士更认现大洋),更贴心地帮他们把奖金首接换成最急需的物资空投过来。
粮食、药品、弹药、布匹、盐巴,甚至还有改进的武器图纸和这救命的“无烟灶”!
以前是勒紧裤腰带,钻山沟,忍饥挨饿打游击。
现在?战士们心里就一个念头:多杀“鬼子”,多挣“奖金”,多换“好货”!
这仗,打得有盼头!
林栋想着,手里的劲儿更足了,大家伙儿都等着这顿热乎晚饭呢。
远处传来一阵轻微的“嘚嘚”声和车轮碾过落叶的沙沙响。
林栋抬头望去,只见一辆由一头瘦小毛驴拉着、几乎被各种物资堆满的“超级袖珍驴车”,晃晃悠悠地从林间小路驶来。
车还没停稳,一个精瘦矫健的身影就敏捷地跳了下来,正是负责对外联络和物资接收的老谭。
他顾不上擦汗,脸上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一头扎进了营地中央那座用原木搭建的简易指挥所。
“军长!老黄!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老谭人未到,声先至。
他冲进指挥所,顾不上喘匀气,就从贴身的内衣口袋里掏出一张折叠得整整齐齐的纸,小心翼翼地展开,拍在粗糙的原木桌子上。
纸张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字,还盖着“兑换中心”的鲜红印章。
李军长,一位身材魁梧、目光如炬的中年汉子,正俯身在地图上研究着什么。
他闻声抬起头,目光落在老谭递过来的清单上。
只扫了一眼,他那饱经风霜、总是带着凝重神色的脸上,瞬间迸发出难以置信的光芒,仿佛看到了金山银山!
“我的老天爷!老谭,你这是……捅了‘鬼子’的军火库了?!”
李军长声音都有些发颤,指着清单上那几行字,“迫击炮西门!配套炮弹两百发!美制汤普森冲锋枪五十支!勃朗宁自动步枪三十支!还有这么多子弹和手榴弹?!这……这得是多少‘货’换来的?”
老谭那张被林间风吹日晒得黝黑发亮的老脸,此刻笑成了一朵盛开的菊花:“嘿嘿!军长,咱这次运气好,端掉了‘小鬼子’设在‘响水河’的一个小型物资转运站!”
“干掉了两个少佐和一个中佐!再加上之前零敲碎打的积累,‘兑换中心’那边一合计,给咱来了个大的!王经理(王朝阳)特别关照,说咱东北的兄弟不容易,给凑了个整!”
他搓着手,难掩兴奋,“晚上!就今天晚上!‘磐石岭’(原磐石县附近)老地方接货!飞机准点到!”
李军长一拳砸在桌子上,震得地图都跳了跳:“好!太好了!老赵(另一位抗联将领)前两天还跟我念叨,说想冒险去趟北边(指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