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焊接!动力研究室,耐热合金‘钨铬钒-2’的定型报告三天内给我!鱼雷快艇原型艇的设计图,龙司令,下周摆到我桌上!” 邓贤的语速越来越快,压力层层传导。
“邓明磊!特种钢厂枪管生产线良品率必须提到八成以上!炮弹铸造的废品率给我压下去!苦味酸的生产安全是红线!再出事,我唯你是问!基础化工品(硫酸、烧碱)的产能,年底前翻一番!这是所有工厂的血液!”
邓贤还叫来了叶怀瑾,只说了三句话:
“眼睛,盯死沙面、港岛,特别是汇丰、怡和、扶桑领事馆的电报往来和人员异动。”
“特种钢厂的技术、还有船厂的动力核心数据,泄露者,杀无赦!。”
“欧罗巴有任何风吹草动,我要第一个知道。”
叶怀瑾无声领命,身影融入阴影。
邓贤在视察飞行基地后,整理出了一份设计图。
他将设计图密封的卷宗交给叶云翔。里面是他凭借记忆和工程知识,绘制的极其简陋的单翼机概念草图(采用悬臂中单翼、流线型机身轮廓)和福特V8发动机改装航空发动机的关键点示意图(散热器布局、化油器改造、减重方案)。
草图旁有潦草注释:“仅供参考,谨慎验证,安全第一!” 叶云翔如获至宝,这为他指明了攀登的方向。
在视察焦化厂时,邓贤“不经意”地对负责煤气发电的西门子工程师提出:“高炉和焦炉排出的废气温度很高,首接排放太浪费。能不能在烟道里加装一些管道,利用余热把水加热,供应给工人澡堂或者厂区供暖?甚至…用来干燥矿石?”
邓贤的这个“余热回收”的建议让德意志帝国工程师眼前一亮,虽然实现需要设计,但原理简单有效。
在审阅“钨铬钒-2”耐热合金报告时,邓贤在空白处批注:“此合金耐热性有潜力,可尝试用于制造内燃机排气门。关注其高温下的蠕变强度(Creep Strength)和抗氧化性。” 这两个当时材料学界尚未普及的术语,让费舍尔博士百思不得其解,却本能地感到重要性,立刻组织试验验证。
这无意中为未来发动机性能提升埋下了伏笔。
1914年的春天,岭南大地在希望与焦灼中躁动。机器的轰鸣是奋进的号角,粤元的流通是经济的血脉,而资本与技术的碰撞则孕育着无限可能。
邓贤如同一名高明的棋手,在实业与金融的棋盘上落子如飞,既有大开大合的产业布局,也有隐秘深远的金融伏笔。
他推动着一个农业省向着工业化的深渊,也是巅峰狂奔,每一个决策都牵动着无数人的命运,也深刻影响着这块土地的未来。
萨拉热窝的枪声己在历史的回音壁上隐隐作响,岭南这艘被强行加速的航船,正驶向一片注定波涛汹涌却也可能充满机遇的未知海域。
狂澜之下,礁石暗藏,而掌舵者的目光,己投向那即将被战火点燃的地平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