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丝路小说网 > 铁血大明:我,崇祯皇帝,只手补天裂 > 第29章 京师大学堂

第29章 京师大学堂

朱由检语气稍缓,“恩科细则,礼部速拟章程,十月开考!取中名额,单列!至于职衔…”他略一沉吟,眼中精光一闪,抛出了一个更具开创性、也更石破天惊的构想:

“朕意,在此恩科之外,更设一长久育才之基业!擢工部择皇城西苑武英殿左近之闲置官廨,加以修缮扩建,成立‘京师大学堂’!”

“京师…大学堂?”群臣再次被这个闻所未闻的名词震住。?零·点*看.书! ?无′错`内_容!

“不错!”朱由检的声音带着一种开创者的激昂,“此学堂,非国子监之旧制!它不专事经史,而乃分科设教,专研算学、格物学、舆地、律法、工造、武备、译学等实用诸科!延聘天下精通此道的饱学之士、能工巧匠、乃至熟知西法之泰西传教士为教习!恩科取中之士子,乃至有志于新学的年轻俊彦,皆可入学深造!学制灵活,注重实践!学堂之内,可设工坊、演算场、堪舆室,务求学以致用!”

他越说思路越清晰,越说越激动,仿佛看到了未来图景:

“此大学堂,即为朕培养新式人才之摇篮!亦是试行新式考教方法之试验场!假以时日,源源不断之新血,源源不断注入我大明肌体,焕发新生!”

这个构想太过宏大,也太过离经叛道。+微\趣,小^说+网_ ^无′错.内¨容*设立专门的“大学堂”,将“匠作之术”抬到与圣贤书同等地位进行系统教学,还要请洋人当老师?这简直是对千年道统的颠覆!

崇祯还想继续诉说自己的新式学堂,突然都察院左都御史再也按捺不住,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花白的头颅重重叩在金砖之上,发出沉闷的响声,声音带着近乎泣血的悲怆,

“陛下!三思啊!此议…此议实乃石破天惊!‘大学堂’之名,古所未闻!其所授之学,尽为器用之末技!算学、格物、工造…此乃百工贱役之所为,岂能登天子堂奥,与圣贤经义比肩?陛下!此非育才,实乃祸国之源啊!”

他老泪纵横,额头已见青紫,显然是以死相谏的姿态。

“臣附议!”另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臣也颤巍巍跪下,他是国子监祭酒,声音因激动而尖锐,

“国子监乃太祖高皇帝钦定,教化天下士子之根本!规制完备,传承有序!陛下若觉旧制有瑕,大可于监内增设实用科目,延请饱学鸿儒讲授,何须另起炉灶,设此…此不伦不类之‘大学堂’?”

“另立门户,视国子监为何物?此乃动摇学政根基!天下士子闻之,必人心惶惶,学无所依!恐生大乱啊,陛下!”

反对的声浪如同决堤的洪水,守旧派们引经据典,痛心疾首,将“京师大学堂”描绘成一个颠覆道统、引入异端、动摇国本的可怕怪物。?8+1!k*a~n*s!h′u+.·c¨o·m^

一些原本对恩科尚存观望态度的官员,也被这“大学堂”的离经叛道所震惊,脸上露出犹疑之色。

“够了!”朱由检猛地一拍御案,巨大的声响震得整个大殿嗡嗡作响,也瞬间压下了所有的嘈杂。

“温爱卿,朕问你,唐宋两朝科举都有哪些科目,君子六艺又有哪些?”崇祯心里泛起冷笑崇祯当然知道成立京师大学堂会抢夺他们的话语权,在心里暗骂不愧是一些老顽固,不管是否对朝堂有利,凡是侵犯到他们利益的统统反对。

动用廷杖对他们来说不是惩罚,甚至是奖励,方便他们搏一个为民请命,纵观历朝历代,没见过比明朝官员还要离谱的,满清除外。

被点名的内阁首辅温体仁心中猛地一凛。皇帝突如其来的发问,看似考察学识,实则是风暴将至的前兆。但他浸淫官场数十年,沉稳老练,面上不动声色,略一躬身,声音清晰而平稳地回答道:

“启禀陛下,唐代科举,进士科为重,另有明经、明法、明字、明算、道举、开元礼、童子科等诸科,广纳各途人才。至宋时,承唐制而臻完善,除进士科外,更有九经、五经、三礼、三传、学究、明法等科,此外尚有宏词、词学兼茂等特科,不拘一格以求贤士。至于君子六艺,”温体仁微微一顿,流畅接道,“乃礼、乐、射、御、书、数。此乃古圣贤教育子弟、修身治世之根本大道。”

温体仁的回答精准无误,滴水不漏,展现了他身为首辅的深厚学养。

崇祯听着,环视着阶下那一张张或惊疑、或惶恐、或故作平静的面孔,这些平日里满口仁义道德、动辄引经据典的朝廷栋梁们。

“答得好!”崇祯的声音陡然拔高,“温爱卿学识渊博,记得清清楚楚!那朕倒要问问诸卿,我大明今日之科举,还有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