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进行改良,这种机器对于国家来说也是宝贝,而且还是全力配合?
这种待遇如果是前世,也算正常。
可现在,不禁让他有些疑惑。
“我本来也有些不确定,详细问了一下,据说是有人跟上面打过招呼了,所以才会这么顺利!”
“有人打了招呼?”周凡想了想。
很快也想通了,肯定是常宏盛那边出力了。
毕竟,跟他关系比较好又能跟上面说上话的,也就只有火箭工程项目的几个人,并不难猜。
他的心中顿时一片火热。
随即,目光变得坚定。
“既然如此,那就尽快开始吧!”他沉声开口:“通过浸没式加多重曝光,是现在最快实现45纳米光刻技术的方式!”
了解过国内的光源技术之后,他就己经明白,想要短时间内真正做出45纳米光刻机几乎没有可能。
就算实验室内能够做出来,也不可能投入量产。
设备条件太差了。
只能通过一些核心技术的改良,在现有设备的基础上去完成45纳米的光刻技术。
这也是实现量产的唯一可能!
之后可以再慢慢进行设备的升级!
“能详细说说吗?”
这时,何兴伟也走进了研讨室。
周凡看着两人,轻轻点头,再次开口道:“我的想法是,先改进ArF准分子激光器,开发248nm光源加上双重曝光,用以替代193nm激光器!”
“当然,这个替代方案对精准度要求很高,但可以通过优化操作系统去解决这个问题!”
“具体的研发方向是...用窄线宽半导体激光器作为‘种子’放大后提升平铺纯度......”
“采用磁悬浮电极减少物理腐蚀,气体流场仿真优化湍流控制...基于FPGA的反馈系统,每脉冲调整电压/气体比例......”
“......”
随着周凡的讲解,蓝博文跟何兴伟神色变得越来越严肃,下意识拿出笔记本记录起来。
整个研讨室,只剩下周凡和沙沙写字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