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景明和曲凌讲述当时的情况
长公主当着众多朝臣的面发了怒,“你简首不知所谓。~x?h·u/l_i-a\n,.+c/o′m_”
赵玄翊坚持,“宋光罪无可恕,但他为王朝也立下汗马功劳,若能免其一死,改为流放,既能彰显朝廷仁德,也能震慑百官。”
他罔顾长公主如刀锋的眼神,“况且,朝堂之中,他的党羽不计其数,若骤然处死,其旧部必会人心惶惶,生出变故。”
长公主盯着他。
突然伸手拔出剑,一一指着在座的每一位大臣。
能走进议政殿的,哪个不是人中龙凤,权贵世家。
此时却是大气都不敢出。
“听见没,太子的意思是,你们之中,或是你们的下属之中,有与宋光同流合污,甚至是,想谋逆之人。”
长公主用剑敲着桌子,殿上无人敢吭声。
赵玄翊脱口而出,“孤绝无此意。”
有胆子小的己经冒出了冷汗。
赵玄翊在心里叹了口气,知道自己是救不下宋光了。
还被长公主算计了一道,让朝臣们怪上他。
“姑母别为难诸位大人,”他低眉敛目,“有气撒在孤身上就是。”
长公主毫不客气的用剑背抽了他。
“你的确该打。”那一下打在脖子上。
赵玄翊疼得倒吸一口凉气。?求,书^帮_ +更-新-最_全*
既震惊,又羞恼。
“萧大人以为,本宫这一下,该不该打?”长公主眼神锋利,流转到左手边坐着的第一人。
萧辞豫不声不响的坐着,紫袍蟒带,脸上挂起微薄的笑意,“长公主教训自家子侄,没什么不应该的。”
他极为圆滑的既给了太子台阶,又防止有人揪住长公主此举不妥。
“太子,你知道自己错在哪儿么?”
长公主寸步不让,赵玄翊有些难堪。
朝臣们面面相觑,目光纷纷看向萧辞豫。
先帝当年留下三人辅佐长公主。
宋光与侯老将军皆食言,唯有萧辞豫没变。
如今,另外两位都不在了,这些年如履薄冰的萧大人终于迎来曙光。
长公主众目睽睽之下训诫太子殿下,萧大人不说话,他们更不敢开口。
他们见萧辞豫闭着眼睛,也跟着闭上眼睛。
骂吧骂吧,姑母骂侄儿,很正常。
长公主打完人,把剑扣在赵玄翊的肩膀上,“宋光结党营私,吞没赈灾银,滥杀百官,你在东宫读你的圣贤书,倒是学会了宽仁二字。”
“可他配得上这宽仁么?”
长公主用剑挑起一本奏折甩进赵玄翊的怀里。
“他纵容亲信抢占土地,为非作歹,那些饿死的稚子,流连失所的百姓,哪个不是你的子民。?2/咸¥`×鱼/|看`书£网??? |首,发$”
赵玄翊心头一阵发紧,挺首的腰背也有些弯下去。
“你外祖父恶事做尽的时候你装聋作哑,如今东窗事发却想博个仁德之名,你是把满朝文武当瞎子,还是把天下百姓当傻子。”
长公主句句如刀。
“太子也未必是善恶不分,一时想岔了,也是有的。”萧辞豫缓缓开口。
众人以为他要打圆场,他却说,“储君之位,关乎国之根本,太子久居东宫,缺少历练。”
赵玄翊感觉不对劲。
果然,萧辞豫从袖中拿起一本折子,“越州有本奏,另有血书一份,刺史中饱私囊,瞒灾不报,导致越州多年民不聊生,去岁冬,大寒,冻死人无数,今春大雪不化,无法耕种。”
“下官奏请太子往越州,查清此事,赈灾慰民。”
赵玄翊汗毛倒立。
这哪里是奏请,这分明是将他贬斥。
一国太子,远去越州,且不说有没有命回来,回来后,朝堂之上还有他的位置么?
“姑母的意思呢?”赵玄翊的拳头在袖子下捏紧。
他不能当场言明不去。
那是不问百姓疾苦。
可他也不能去。
长公主不疾不徐的收了剑,面上看不出波动,“本宫觉得侍中大人所言及是。”
殿内寂静无声。
没人提出异议。
宋光下狱后,没有官员补上中书令的位子,长公主自己代行中书令之职。
萧辞豫这个门下侍中本就是长公主的人,而御史台更不用说了,御史大夫张敬是长公主封地的属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