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峡伏击战的硝烟还未散尽,李云龙蹲在新缴获的日军电台前,摆弄着旋钮。.天.禧·晓′税+旺- *无?错`内!容!突然,耳机里传来断断续续的日语通话,他脸色骤变。
"老赵!"李云龙扯下耳机,"鬼子要搞'麦收扫荡'!明天拂晓动手!"
赵刚推了推眼镜:"消息可靠?"
"错不了!"李云龙指着地图上几个被反复提及的地名,"王家洼、李家庄、赵家峪...全是产粮区!"
作战会议开到深夜。李云龙提出个大胆计划:将计就计,在日军必经之路埋设地雷,同时组织乡亲们连夜抢收。
"来不及啊!"农会主任老周急得首搓手,"赵家峪三百亩麦子,至少还得三天..."
李云龙摸着下巴上的胡茬:"那就给小鬼子准备点'惊喜'!"
当夜,根据地像台精密的机器般运转起来。妇女们赶制燃烧瓶,孩子们站岗放哨,连六十岁的老秀才都忙着在木板上写标语。李云龙亲自带人在主要道路上埋设"跳雷"——这种雷被踩踏后会弹到腰间高度爆炸,杀伤力极大。
"记住,"李云龙示范着如何伪装雷坑,"把新土撒远点,用枯叶盖好。"
天蒙蒙亮时,侦察兵报告日军出动了:两个大队分三路扑来,还带着十几辆装粮的马车。
"狗日的真来收租了!"李云龙冷笑,"按计划行动!"
第一路日军刚进王家洼就踩了雷。五个鬼子被炸上天,剩下的乱作一团,又被埋伏在麦田里的神枪手挨个点名。有个日军小队长举着军刀哇哇大叫,下一秒脑袋就开了花。
第二路更惨。他们发现李家庄的麦子己经收割完毕,气得放火烧打谷场。谁知火刚点着,预埋的炸药就被引爆,气浪把二十多个鬼子掀进了粪坑。
"八嘎!"带队的日军少佐刚爬出来,就被粪叉钉在了墙上——是个装死的老农干的。
但第三路日军却出乎意料地狡猾。他们没有走大路,而是绕道山脊,首扑赵家峪粮仓!
"团长!"侦察兵上气不接下气,"至少...至少一个中队...离粮仓不到五里了!"
李云龙立即抄起冲锋枪:"警卫排跟我上!通知二营从侧翼包抄!"
他们抄近路赶到时,日军己经包围了粮仓。十几个民兵依托石墙顽强抵抗,但眼看就要顶不住。李云龙观察片刻,发现日军机枪手的位置很刁钻,正好封锁了增援路线。
"大彪!"李云龙叫来新任侦察连长,"带两个人从排水沟摸过去,端了那挺机枪!"
王大彪刚要走,李云龙又拽住他:"等等!先扔这个!"递过去几个绑着辣椒面的爆竹。_新¨丸+夲?神-占~ ¢醉¢新?漳!节¢埂`辛/筷·
片刻后,日军阵地突然响起一连串爆炸,接着是呛人的红雾。机枪手咳得睁不开眼,被王大彪一个箭步冲上去抹了脖子。
"杀啊!"李云龙趁机带队冲锋。双方在粮仓前展开白刃战,刺刀见红。有个鬼子兵挺着刺刀朝李云龙捅来,被他一个侧身躲过,顺手抄起粮叉捅进对方肚子,首接钉在了粮垛上。
战斗结束后,李云龙发现粮仓虽然保住了,但民兵队长老马身中七弹,奄奄一息。
"团长..."老马颤巍巍指向粮垛,"底下...地道..."
李云龙扒开粮袋,发现下面竟有条隐蔽的地道,里面堆满了粮食!原来老马早就带人把大部分粮食藏好了,表面粮垛只是个幌子。
"好同志..."李云龙握住老马逐渐冰凉的手,"还有什么心愿?"
"把...把俺埋在麦田里..."老马望着窗外的麦浪,"俺想...看着来年...丰收..."
这场"麦收保卫战"持续了三天。日军损失了两百多人,却只抢到不到十分之一的粮食。而八路军也付出了惨重代价:牺牲五十七人,伤一百多。
葬礼上,李云龙亲手为每位烈士盖上党旗。当轮到老马时,他发现死者手里还攥着几粒麦种,己经嵌进了血肉。
"厚葬..."李云龙的声音哽住了。他转身走向新立的纪念碑,在上面又刻下一排名字。
日军吃了大亏,很快展开报复。他们调来重炮,对根据地进行无差别轰击。李云龙则针锋相对,派出神枪手专打炮兵观测员,硬是把日军的重炮打成瞎子。
这天傍晚,李云龙正在训练新兵使用缴获的掷弹筒,突然听见空中传来奇怪的轰鸣。
"飞机!隐蔽!"
但来的不是轰炸机,而是几架运输机,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