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周穆王①时,西极之国有化人②来,入水火,贯金石;反山川,移城邑;乘虚不坠,触实不硋③。千变万化,不可穷极。既已变物之形,又且易人之虑④。穆王敬之若神,事之若君。推路寝⑤以居之,引三牲⑥以进之,选女乐以娱之。化人以为王之宫室卑陋而不可处,王之厨馔腥蝼而不可飨,王之嫔御膻恶而不可亲。穆王乃为之改筑。土木之功,赭垩⑦之色,无遗巧焉。五府为虚,而台始成。其高千仞,临终南之上,号曰中天之台。简郑卫之**娥媌靡曼⑧者,施芳泽,正娥眉,设笄珥⑨,衣阿锡⑩,曳11齐纨。粉白黛黑,珮玉环。杂芷若12以满之,奏《承云》《六莹》《九韶》《晨露》13以乐之。月月献玉衣,旦旦荐玉食。化人犹不舍然,不得已而临之。
居亡几何,谒王同游。王执化人之祛14,腾而上者,中天乃止。暨及化人之宫。化人之宫构以金银,络以珠玉;出云雨之上,而不知下之据,望之若屯云焉。耳目所观听,鼻口所纳尝,皆非人间之有。王实以为清都、紫微、钧天、广乐,帝之所居。王俯而视之,其宫榭若累块积苏焉。王自以居数十年不思其国也。化人复谒王同游,所及之处,仰不见日月,俯不见河海。光影所照,王目眩不能得视;音响所来,王耳乱不能得听。百骸六藏,悸而不凝。意迷精丧,请化人求还。化人移之,王若殒虚焉。
既寤,所坐犹向者之处,侍御犹向者之人。视其前,则酒未清,肴未昲15。王问所从来。左右曰:“王默存耳。”由此穆王自失者三月而复。更问化人。化人曰:“吾与王神游也,形奚动哉?且曩之所居,奚异王之宫?曩之所游,奚异王之圃?王闲恒有,疑暂亡。变化之极,徐疾之间,可尽模哉?”
王大悦。不恤**,不乐臣妾,肆意远游。命驾八骏之乘,右服骅骝而左绿耳16,右骖赤骥而左白17,主车则造父为御,泰丙18为右;次车之乘,右服渠黄而左踰轮,左骖盗骊而右山子,柏夭主车,参百为御,奔戎为右。驰驱千里,至于巨蒐氏之国19。巨蒐氏乃献白鹄之血以饮王,具牛马之湩20以洗王之足,及二乘之人。已饮而行,遂宿于昆仑之阿,赤水之阳。别日升于昆仑之丘,以观黄帝之宫;而封之以诒21后世。遂宾于西王母,觞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王谣,王和之,其辞哀焉。西观日之所入。一日行万里。王乃叹曰:“於乎!予一人不盈于德而谐于乐。后世其追数吾过乎!”穆王几神人哉!能穷当身之乐,犹百年乃徂,世以为登假焉。
【注释】
①周穆王:姓姬名满,西周第五代君主。
②西极:西边最远处,极西端。化人:精通幻术的人。
③硋:同“碍”,阻碍,阻止。
④虑:人的内心情感。
⑤路寝:古代天子、诸侯的正厅。
⑥三牲:古时祭祀用的供品,为大三牲(猪、牛、羊)和小三牲(鸡、鸭、鱼)。
⑦赭:红褐色矿物。垩(è):一种可用来涂饰的白色土。
⑧娥媌:面貌姣好。靡曼:身材柔弱。
⑨笄:古代盘头发用的簪子。珥:珠玉耳饰。
⑩阿锡:一种细布,产自于齐国的阿县。
11曳:拉,拽。齐纨:产自于齐国的细绢。
12芷若:一种香草的名字,意为白芷和杜若。
13《承云》《六莹》:古代的乐曲名。《九韶》《晨露》。
14祛:衣服袖口。
15昲:干。
16服:古代四马驾一车,最中间的两匹马叫服。骅骝:马名。绿耳:马名。
17骖:一车四马中外侧的两匹马称为骖。白:马名。,古“羲”字。
18泰丙:人名,擅长驾车,和造父一样天下闻名。
19巨蒐之国:西戎国名。
20湩(dòng):**。
21诒:留下来,传承。
【译文】
周穆王当政时,从遥远的西域来了一个擅长幻化之术的人。此人进入到水深火热的环境中没有被伤到分毫,坚硬的金属、石头,他从中穿越也没有丝毫障碍,他还能够变化高山河流的走向,将城区挪走,他还可以在空中行走,穿墙而过。他所会的东西太多了,而且富于变化,让人眼花缭乱。他不仅能将现实生活中具体的物体形状进行变化,还可以让人的精神状态和内心情感发生改变。周穆王对他非常崇拜,把他像神仙一样供奉、膜拜。赐予他最华丽的宫殿居住,让他每天吃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