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快。
“这...下官主要负责赈灾督导,军情方面...”
“锦衣卫监察百官,军情民变都在职责之内。”
杨帆目光如刀。
“还是说,虞百户只关心严阁老的'内外相称'?”
又是一记重锤。
虞祯感到后背已经湿透。
他确实收到过张二和黄忠的密信。
张二让他听从杨选安排,也就是严家的意思;而黄忠则劝他保持中立,平安回京。
现在杨帆直接将军情监察的大帽子扣下来,他若再推脱,就是渎职。
“据下官所知,鞑靼小股骑兵时有骚扰,但尚无大举入寇迹象。”
虞祯谨慎回答。
杨帆点点头,突然压低声音。
“虞百户觉得,杨选此人如何?”
虞祯差点从椅子上滑下来。
这问题比方才的更致命。
杨选是严嵩的门生,评价他就等于评价严党。
“杨巡抚...勤勉政务,体恤民情...”
虞祯结结巴巴地说着套话。
杨帆忽然笑了。
“虞百户不必紧张。本官听闻宣府兵备松弛,梁梦龙独木难支。不如这样。
你明日启程去宣府,协助梁大人整顿兵备,如何?”
虞祯有些震惊。
这是要把他调离大同!而且是以”协助”的名义,让他无法拒绝。
若去了宣府,就等于脱离了这场漩涡,但也意味着放弃张二交代的任务...
“大人厚爱,只是下官职责在赈灾督导...”
“赈灾有本官在。¨暁′税/宅^ _勉~沸.悦?黩.”
杨帆打断他。
“还是说,虞百户觉得本官不足以胜任?”
“不敢!”
虞祯慌忙起身行礼。
“只是...”
“只是什么?”
杨帆也站起来,居高临下地看着他。
“虞百户莫非另有要务?或者说...另有指示?”
虞祯感到一把无形的刀已经架在脖子上。
杨帆的话句句诛心,每个问题都让他进退两难。
此刻他终于明白为何张二特意警告他要小心杨帆。
这人太危险了,每一句话都暗藏杀机。
“下官...下官愿听大人差遣。”
虞祯最终选择了妥协。
他盘算着先应下来,再找机会向张二请示。
杨帆看出他的犹豫,知道不能逼得太紧。
虞祯若狗急跳墙,反而会坏事。
“这样吧。”
杨帆语气缓和。
“今日你随我去大同右卫巡查兵备,明日再决定去留,如何?”
虞祯如蒙大赦,连忙应下。
“大人英明,下官这就去准备。”
正在此时,远处一骑快马飞驰而来,尘土飞扬中赵士桢高喊着杨帆的名字,声音中透着焦急。
“大人!出事了!”
杨帆快步迎上前去。
“何事如此慌张?”
赵士桢勒马急停,翻身下马时差点摔倒。
“郑钦队长与王府私兵起了冲突,情况不妙!”
“什么?”
杨帆和虞祯同时惊呼出声。
虞祯脸色变得煞白。
“王府私兵怎敢如此?他们疯了吗?”
杨帆眼中寒光一闪。
“走,立刻回去!”
三人翻身上马,疾驰向华严寺方向。
杨帆心中盘算着各种可能,王府私兵向来嚣张,但公然与卫军对抗还是第一次。
这背后必有蹊跷。
远远地,他们就看见华严寺门口黑压压的人群,约有一两千百姓围观。
人群中央,一群身穿奇形铠甲的军兵将杨帆的百人队团团围住,两方对峙,气氛剑拔弩张。
杨帆勒马停在人群外围,锐利的目光迅速扫过现场。
一个衣衫褴褛的独臂老汉坐在地上,他的汤面担子被打翻,热气还在冒起。
郑钦挺立在前,守护着老汉,身后百人队整齐排列,虽然被数倍于己的敌人包围,却毫无惧色。
“狗卫军也敢在王爷的地盘上撒野?”
一个身穿华丽铠甲、头戴凤翅盔的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