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内,除了当初从南赡部洲收来的一群童儿之外,有不少附近的百姓登山求道。
只不过最后见得不到长生门道儿,只是听讲经文,都没有留下,听了几个月便偷偷下山而去。
对于这种情况,无论是周承还是太微华、虞韵,都听之任之。
好在那些从南赡部洲收来的童儿,一个个都有前世的记忆,经了生死,心性多多少少都有所蜕变,一个个闻道之心都颇为坚定。
时值月初一,轮到周承讲经,诸弟子入座两班,等待周承讲法。
“我见山下,有一个求道的将要上来,众等且等他一等。`晓/说^C′M\S· +唔*错~内.容`”
“谨遵祖师法旨。”
群贤俯首,连忙说道。
且说太易山门之下,那猴王攀山越岭而来,只见此山不凡:修竹乔松,万载常青欺福地;奇花瑞草,四时不谢赛蓬瀛。
“如此胜境,必是仙家福地也,果是空穴来风必有缘由,我且入山一寻。”
猴王喜不自胜,连忙沿着小路入山。
走不过六七里,猴王便听闻山内有道歌响起,曰:“满室天香仙子家,一琴一剑一杯茶。羽衣常带烟霞色,不染人间桃李花……”
“老神仙,是老神仙在唱歌否?”
猴王仔细聆听之后大喜,连忙高声叫道。
片刻之后,便见一鸟儿落在猴王身前的树枝之上。
“你是哪儿来的猴子,喊什么老神仙呢?我不是老神仙。”
只见那鸟儿竟然口吐人言,清脆悦耳,端的是不凡。
“鸟仙子,在下这厢有礼了,敢问鸟仙子,从何处学得这仙音?”
猴王见是鸟儿口吐人言,丝毫不敢怠慢,连连作揖行礼,客气询问。
那鸟儿笑嘻嘻的叫道:“猴儿猴儿,你且沿着山路往前走,有一大德洞天,且去拜见,往来众生,皆能听道,我便是在那里听了几个月,顿去蒙昧,炼了喉中横骨,说得人言。”
“多谢鸟仙子指点,多谢鸟仙子指点。”
猴王连忙道谢,这鸟儿见猴儿如此知礼,便道:“你也是个懂礼的,我便带你一起去吧,且不要叫我仙子,叫我荔儿就好。”
“劳烦荔儿姐姐,此恩俺必铭记,必铭记。”
猴王再三作礼之后,急忙跟着鸟儿上蹿下跳,沿着小路一直走,果然见一山门。
那山门不凡,有柏竹相伴,果是个好去处,但见那千株老柏,带雨半空青冉冉;万节修篁,含烟一壑色苍苍。
正当猴儿臻至山门前,刚犹豫该如何喊人,便见那山门洞开,从中走出一个仙童,真个丰姿英伟,相貌清奇,比寻常俗子不同。
猴王被吓了一跳,连忙跳上山门旁的树上,偷看来人,不敢出声。
童子环顾四周,自是看见了猴儿,不过却装作不曾见人一般,道:“祖师说有人寻道,我且出来一望,并无甚么人在此搔扰,怪哉怪哉。”
闻言,猴王大喜,扑的跳下树来,连忙行礼道:“仙童,仙童,我便是祖师口中来寻道的弟子,有礼了,有礼了。”
仙童眼含笑意,道:“原来是你,我家祖师方才刚登坛要说道,便说有人来寻道,要我们等一等。只是没想到来的是一个猴儿。”
话虽这么说,但早在几十年前,童儿就从自家师尊、师伯和祖师的交流中,知晓了有一个猴儿要来寻道。
猴王笑道:“仙童法眼明鉴,正是俺哩。”
“既是如此,你随我来吧。”
旋即,那猴儿连忙跟上仙童,路上还不忘整理衣冠,学一个人礼。
片刻之后,猴儿便跟着仙童走进大法堂中。
“奉祖师法旨,将寻道的猴儿引来了。”
那猴儿见状,连忙五体投地,行大礼:“神仙祖师在上!弟子志心求道,为拜师来!还请神仙祖师收下我吧,收下我吧。”
周承颔首,笑曰:“不急不急,汝且将乡贯姓名道个清楚,再拜不迟。”
猴儿闻言,再次行礼道:“祖师在上,弟子乃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人氏是也!”
周承闻言,笑着道:“那胜神州位于东,牛贺洲位于西,隔着两大汪洋,一方大陆,汝无有法力,且如何过来的?”
猴儿诚心道:“祖师明鉴,弟子撑着筏子,随风而行,漂洋过海,先至南瞻部洲,寻仙不见,又往西行,抵达牛贺洲,而后兜兜转转,有个几十年哩。”
“数